010-59069291
 
农业致富网 » 养鹿频道 » 鹿病防治 » 正文禽病诊治 牛病诊治 羊病诊治 兔病诊治 猪病诊治 宠物医院 其他动物疫病 疫苗应用 兽药应用 疑难问答 

鹿布氏杆菌病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鹿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自1940年被首次确立,广泛发生于世界各地,给养鹿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在我国,鹿和梅花鹿群中流行的布氏杆菌病主要为型、型和型3种,还有其他非典型性布氏杆菌在鹿群中也有流行。
1 流行病学
鹿布氏杆菌病常呈地方性流行。鹿场内布氏杆菌病鹿是主要传染来源,当其它家畜发生本病时,如鹿与之频繁接触,也会引起传染。新发病鹿群,流产可发生于不同的胎次;在常发鹿群,流产多发生于初次妊娠鹿。病鹿的阴道分泌物、精液、流产的胎儿、胎盘和羊水内都含有大量的病菌,污染饲料、饮水及周同环境,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黏膜、眼角膜等传染给健康易感鹿。
2 临床症状
布氏杆菌病呈慢性经过,初期症状不明显,日久可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生长缓慢或停滞、淋巴结肿大;妊娠母鹿发生流产,流产胎儿大多数为死胎,阴道流出恶臭的脓性分泌物;公鹿出现阴囊下垂,一侧或两侧睾丸及附睾肿大,触有痛感,站立时后肢张开。病鹿有的出现关节肿大,飞节肿大,仔鹿可出现后肢麻痹,行走困难。
3 诊断方法
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可以初步诊断为布氏杆菌病,确诊必须通过细菌学和血清学等实验室检查。
3.1 细菌学检查
用流产胎儿胃内容物、羊水及胎盘的坏死部分。如果没有这些材料,也可采用母鹿阴道分泌物、乳汁或尿液。
3.1.1 显微镜检查
病料直接涂片,以革兰氏法和柯兹洛夫斯基或其他鉴别染色法染色镜检。若发现大量革兰氏阴性、在鉴别染色时呈红色特殊反应的球状杆菌或短小杆菌,即可做出初步的诊断。
3.1.2 分离培养
进行布氏杆菌的分离培养,获得细菌纯培养物后,首先可用已知阳性血清(1:20)进行玻板凝集试验。如有凝集发生,再做动物试验,进一步鉴定。
3.2 血清学检查
布氏杆菌血清学检查的方法极其繁多,可概括为以下2种:
3.2.1 用已知抗体检查布氏杆菌
这种方法用于检查病料中是否存在布氏杆菌,或分离培养物是否为布氏杆菌。它比采用细菌学的分离培养鉴定法简便快速得多,因而具有更大的实用意义。该类方法主要有荧光抗体技术、反向间接血凝集试验和炭血清凝集试验等。
3.2.2 用已知布氏杆菌抗原检查动物的血清抗体
这种方法是布氏杆菌病检疫诊断的主要手段:方法种类繁杂多样,各有所长。主要有标准试管凝集试验与平板凝集试验、虎红平板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等方法。
4 防治措施
4.1 预防
4.1.1 加强饲养管理
根据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要,合理供应饲料,搞好环境卫生,增强鹿群的抵抗力。
4.1.2 定期检疫
对阳性鹿应隔离饲养。由病鹿群所产仔鹿,生下后应立即与母鹿隔离,进行人工哺乳,培育健康鹿群。
4.1.3 自繁自养,严格检疫,培育健康鹿群
未感染鹿群在引进种鹿或补充鹿群时,引进鹿应隔离饲养30天以上,同时进行布氏杆菌病的检测,全群2次检测阴性者,方可与原有鹿群接触。
4.1.4 做好免疫预防检疫
阴性鹿进行定期免疫接种,鹿可皮下接种冻干布氏杆菌羊5号疫苗,使用方法按说明书。接种过疫苗的鹿,不再进行检疫。
4.1.5 对发病鹿群的处理
如鹿群头数不多,以全群淘汰为好;如鹿群很大,可通过检疫淘汰病鹿,或者将病母鹿严格隔离饲养,暂时利用它们培育健康仔鹿,其余鹿坚持每年定期预防注射。流产胎儿、胎衣、羊水和阴道分泌物应深埋,被污染的鹿舍、用具等及时用3%~5%来苏儿消毒处理。
4.1.6 消毒、杀虫和灭鼠
除每年按兽医卫生要求进行消毒外,当鹿群检出布氏杆菌阳性鹿后,对阳性鹿污染的圈舍、用具应进行一次严格彻底消毒,并坚持常规定期消毒。消毒可选用20%石灰乳或2%氢氧化钠等消毒剂,同时按常规对鹿场进行杀虫和灭鼠工作。
4.1.7 做好个人防护
如戴好手套、口罩,工作服经常消毒等。对接触鹿的饲养员、技术员和兽医,要定期进行布病检疫,早发现,早治疗。对健康的职业人员每年进行菌苗免疫注射l次,以防感染。
4.2 治疗
对一般病鹿原则上应一律淘汰,对价值较昂贵的种鹿可在隔离条件下进行治疗。对流产伴有子宫内膜炎的母鹿,可用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阴道和子宫,每天早、晚各l次,严重病例可用抗生素(四环素与链霉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

分享与收藏:  养鹿频道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为您推荐更多相关文章

新闻视频

 
推荐图文
推荐养鹿频道
最新文章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闽ICP备20220158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