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9069291
 
农业致富网 » 养鹿频道 » 鹿副产品 » 正文禽病诊治 牛病诊治 羊病诊治 兔病诊治 猪病诊治 宠物医院 其他动物疫病 疫苗应用 兽药应用 疑难问答 

鹿茸生长与内分泌的关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茸角是雄性鹿科动物的第二性征表现,其生长主要受体内性激素的影响,此外,体内各种合成代谢激素也影响茸角的形成。茸角的形成受整个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和控制。1 .性激素与茸角形成的关系
( l )辛酮、雌二醇与茸角的形成现已知在控制茸角形成的性激素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攀酮和雌二醇。早期的研究结果表明,对8 个月龄之内的公鹿去势,如果去势时间在生茸期,则能使茸角永不脱落,茸皮长期保留;如果去势时间在骨化期,则鹿角很快脱落,不久又长出新茸,并且永远不脱落。因为,去势后公鹿雄性激素分泌受阻,影响了茸角的正常发育。梅花鹿(雄性)全年外周血浆中攀酮和雌二醇的含量都出现明显的规律性变化:脱盘前,皋酮和雌二醇的含量几乎同时出现高峰,这两种性激素的含量从该高峰下降到一定水平是脱盘的先决条件,年龄较大的鹿,皋酮峰值较低,故性激素含量从高峰下降到脱盘所需要的时间越短,脱盘就越早。整个生茸期内,肇酮的含量一直处于低稳水平,而雌二醇的含量出现明显的高峰;待锯过三权茸后,皋酮和雌二醇的含量出现同步快速上升,导致鹿茸快速骨化,停止发育,鹿进人性活动期(图8 一5 ,图8 一6 ,图8 一7 )。
由于皋酮和雌二醇都是控制茸角形成的重要激素,所以它们的协同作用是十分必要的。在骨化期,鹿外周血浆中雌二醇和皋酮的含量都出现高峰,此时如果给公鹿施以抗雌激素的药物,使高含量的雌二醇失去作用,或给公鹿施以抗雄性激素的药物,使皋酮失去作用,都会抑制茸角的完全骨化.
( 2 )孕激素与茸角的形成孕激素的主要代表是孕酮。孕酮是合成皋酮和雌二醇的前身物,所以对鹿茸的形成也是十分重要的。生茸期孕酮的含量变化与雌二醇基本相似,但峰值的出现落在雌二醇的后面。
2 .非性滕激素与茸角的形成除了性激素外,还有许多激素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茸角形成。目前,做过较详细研究的主要有松果腺激素、腺垂体激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等。 现在较关注的是褪黑激素对鹿茸生长的影响。褪黑激素是松果腺的主要活性物质,它对性腺活动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梅花鹿茸角形成各阶段外周血中奉酮、雌二醉的含,变化关系切除鹿的松果腺,会造成幼龄鹿的内分泌和生茸周期紊乱,引起与骨骼新陈代谢有关的碱性磷酸酶水平下降,而对老龄鹿的生茸周期基本没有影响。腺垂体激素与茸角的形成有很大关系,腺垂体激素包括催乳素、生长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等。例如,白唇鹿被切除腺垂体后,便不能再萌发新茸,可能是抑制了角基发生的缘故;赤鹿的腺垂体重量从茸角脱落新茸萌发的4 月份开始增加,到6 一7 月份的快速生茸期达到最大,至8 月末茸皮脱落期开始下降。在腺垂体最大时,雄性赤鹿肇丸开始活动,腺垂体开始分泌促性腺激素。甲状腺对幼小动物骨骼的正常发育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甲状腺功能对鹿茸最大生长速率、骨化和成熟也是十分必要的。但甲状腺只是作为一种辅助的代谢激素促进生茸过程,

3 .其他激素与茸角形成的关系肾上腺皮质能分泌几种激素,其中对鹿茸有影响的主要是幽体激素。当公鹿雄性激素不足时,肾上腺可以分泌一定量的雄性激素以维持茸角的继续生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茸角的影响与攀酮相似,间接对茸角的发育产生影响。如果用该激素处理脱角后还没长新茸的鹿,结果新茸的萌发被抑制。
(三)鹿茸生长与年龄的关系
公鹿的产茸量与年龄密切相关。吉林省双阳三鹿场统计了1974 一1983 年2 一11 岁梅花鹿公鹿年龄与茸重的关系(表8 一)。说明梅花鹿2 一7 岁时鹿茸产量增长较快,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产茸量呈下降趋势。周世朗等报道,梅花鹿公鹿7 岁前产茸量与年龄呈正相关,7 岁以后呈负相关。

分享与收藏:  养鹿频道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为您推荐更多相关文章

新闻视频

 
推荐图文
推荐养鹿频道
最新文章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闽ICP备20220158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