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9069291
 
农业致富网 » 资讯 » 农业新闻 » 正文禽病诊治 牛病诊治 羊病诊治 兔病诊治 猪病诊治 宠物医院 其他动物疫病 疫苗应用 兽药应用 疑难问答 

平利陕南避灾扶贫搬迁:美丽乡村的“美丽”蝶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洛河镇莲花台社区。

  4年来,累计搬迁1.22万户、3.65万人;从2011到2013年连续三年被省政府评为“陕南移民搬迁工作先进县”;2014年9月,省委书记赵正永调研时,对搬迁安置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工作实实在在,效果明显,感到非常振奋;政策落实到位,推进理想,感到非常振奋;干部熟悉情况,工作踏实,感到非常振奋;百姓支持,群众理解,感到非常振奋。”副省长庄长兴用“四个振奋”对搬迁工作作出如是评价。

  平利,一个被誉为“中国最美丽乡村”的陕南山区县,在近年来实施的全省重大的民生工程陕南移民搬迁工作中,真抓实干,创新发展,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县域实际的好路子,有力地支持了全省移民搬迁工作的顺利进展,为切实改善搬迁群众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更为建设美丽富裕新平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搬迁农户在茶园采摘茶叶实现增收。

  科学规划“最美乡村”绽放光彩

  1.52万户、6.1万人——这是平利县2011年通过调查摸底,统计出的需要搬迁安置的人数。在自然条件差、贫困人口多、经济底子薄的条件下,平利通过科学规划,做出了“10年任务,5年完成”的战略决策。通过充分调研,按照“城乡统筹、统一规划、集中安置、持续发展”的总要求和“一城十镇百村三十个新型社区”的空间布局,制定出台了《平利县移民搬迁总体规划》,将移民搬迁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一次性规划96个集中安置区。同时,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总揽,按照景区景点的标准规划建设安置区,实现移民搬迁与美丽乡村建设互促共进、和谐共融。

  为将移民搬迁工作做实做好,县委、县政府将移民搬迁工作纳入各镇各部门年度综合考核。成立了以县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通过落实“旬督查、月通报”制度,确保搬迁工作落到实处。

  城关镇龙头村按照景区的要求高标准建设,成为陕西最美丽乡村的典范。2012年7月,平利跻身“中国十佳最美乡村”,成为陕西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区)。

 

 

为搬迁群众提供免费技能培训。

 

  精准发力 配套齐全温暖民心

  2011年8月,长安镇高原村的李玉坤一家三口从大山上搬到了高原社区后,不仅住上了140平方米的二层小楼,还在“老庄”建起了养蜂场,一年下来纯收入10多万元。“以前,进个城来回大半天时间就没了,背袋肥料上山一走就是几里路。现在10分钟就能进城,卫生室、超市都在家门口,生产生活是越来越便捷了。”李玉坤由衷地感叹道。

  平利县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提升搬迁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内容,结合陕南移民搬迁设施配套标准,水、电、路、排污、绿化等项目一次规划到位,整合涉农项目,累计筹措资金2.84亿元,用于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截至目前,该县共新修河堤9万多立方米、桥梁12座,配套建设幼儿园11所、医务室15所、休闲广场8处、社区服务中心10个。

  对于移民搬迁工作中的弱势群体,平利县按照“三优先、抓两头”原则,及时解决好他们的安居问题。4年来,全县累计搬迁受地质灾害、洪涝灾害威胁群众6455户、19158人,扶贫搬迁4027户、12079人,生态搬迁1718户、5340人。

 

 

移民社区内的创业基地成为搬迁户就业增收的平台。

 

  立足长远 安居乐业民富县兴

  家住老县镇锦屏社区的搬迁户陈迪明参加完镇上组织的技能培训后,在老县镇工业园区的一家企业里当起了铸造工,每个月能领到4000多元的工资,既挣到了钱又照顾了家里。

  为让社区群众“稳得住,能致富”,老县镇锦屏社区围绕园区抓就业,组织协调200多名搬迁群众就近进入镇内的15家企业务工,使家庭平均年收入增加2万元以上;另外,通过大力发展农业产业、招商引资兴办工业,引导搬迁户从事务工、经商、旅游服务等二、三产业,让所有搬迁户家中的主要劳动力都能掌握一门致富技能。据统计,4年来搬迁群众年人均纯收入由搬迁前不足3500元增长到7513元。

  为了让搬迁群众住得安心舒心,积极探索创新,启动实施了“五星社区”创建活动。同时,以“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和科教、文化、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为载体,推进精神文明创建,营造了一个和谐稳定的人居环境,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为社区五保老人送温暖。

分享与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新闻视频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最新文章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闽ICP备20220158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