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9069291
 
农业致富网 » 蛙和泥鳅 » 泥鳅饲养 » 正文禽病诊治 牛病诊治 羊病诊治 兔病诊治 猪病诊治 宠物医院 其他动物疫病 疫苗应用 兽药应用 疑难问答 

泥鳅的养殖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泥鳅的养殖技术
泥鳅属鲤形目,鲤亚目,鳅科,泥鳅属。泥鳅为高蛋白、低脂肪的高品位水产营养佳品,其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素有“水中人参”之称。泥鳅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性味甘,平,具“补中、止泄”之功能。因此,泥鳅具有较高的养殖价值,是一种优良的淡水养殖对象。目前成鳅养殖的形式有池塘专养、网箱养殖、稻田养殖等。池塘养殖是最普遍的形式。
一、泥鳅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泥鳅为小型经济类,属温水性鱼类,生长水温为15-30℃,最适水温22-28℃,水温高于32℃则钻入淤泥中,水温低于7℃潜入泥中冬眠。泥鳅不仅能用鳃呼吸,还能利用皮肤和肠进行呼吸,对环境适应能力强,耐缺氧能力较强。通常生活在水底层,有钻泥的习惯,喜欢中性及微酸性的粘性土壤。泥鳅为杂食性鱼类。泥鳅一般2龄性成熟,一年可多次产卵,产卵期4-8月,其中5-6月是产卵高峰期,受精卵具弱粘性。
二、鱼苗培育
通过10天左右培育,将5-6毫米鱼苗培育成1厘米左右夏花,供培育鱼种用。
1、池塘条件:以1亩以下,水深50-60厘米池塘为好,进排水口要筑防逃设施。鳅苗下塘前10-15天每亩用150公斤生石灰清塘消毒,清塘后一周加注新水,并施适量有机肥料培育饵料生物。
2、放养密度:鳅苗施养密度为2500-3000尾/平方米。
3、投饵:除了肥水下塘,每天投喂豆浆,黄豆用量为8克/平方米,分多次投喂。每隔2-3天泼洒适量发酵有机肥料。
4、管理:定期加注新水,防止缺氧浮头。
三、鳅种培育
泥鳅1厘米左右的夏花经一个月左右时间培育,体长达到3厘米左右这一生产阶段为鳅种培育期。鳅种培育池面积可比鳅苗培育池稍大,培育泥鳅鱼种的有关操作和鱼苗培育阶段基本相同。
1、放养密度为1000尾/平方米,要求规格均匀、大小一致。
2、投喂饵料种类有鱼粉、蚕蛹、动物内脏、各种饼粕和人工配合饲料等,日投饲量占鱼体重的2-5%,分多次投喂,每次投饵以1-2小时内吃光为宜。
四、池塘成鳅养殖
1、养殖条件:泥鳅虽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但在高密度养殖的情况下,对鳅池环境条件的选择仍很重要。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最好能做到自流自排。光照充足,土质以中性或微酸性的粘质土壤为佳。池面积以200-300平方米长方形为好,池深90-110厘米,水深50-60厘米。淤泥厚度15-20厘米。
2、鳅种选择:泥鳅(又名真泥鳅)、大鳞泥鳅对环境适应能力强,生长快,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是比较适宜的养殖对象。因而,养殖户最好选择这两种品种为养殖对象。
3、鳅种放养:每平方米水面一般可放养鳅种40-50尾。鳅中放养前用8PPM硫酸铜或4-5%食盐水消毒,水温10-15℃时,浸洗20-30分钟。
4、放养前的准备:在鳅种放养前,按常规操作进行鱼池药物清塘消毒,鱼种药物浸洗 消毒、注水,施足基肥做到肥水下塘。
5、投饵。水温在16-20℃时,投喟植物性饲料为主(占60-70%);水温21-23℃时,动植物饲料各占50%;水温24-28℃时宜以动物性饲料为主(占60-70%)。开始时每天傍晚投喂一次,以后驯化为在白天投饲2次,日投饵量一般为鱼体总重量5%左右,并按照水温高低,天气变化以及天然饲料来源等因素来调整投饵量。做到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6、施肥:根据水质肥瘦及时追肥,一般每30天追肥一次,看水施肥。黄绿色水为最佳。池水透明度控制在15-20厘米。
7、管理:要经常加注新水,防止缺氧浮头,同时要做好防逃、防敌害工作。
8、疾病防治:泥鳅适应能力很强,只要管理得当,避免鳅体的机械损伤,一般很少发病。平时应注意预防,要经常消毒,抓好“三消”,即鱼体消毒、池塘消毒、饲料台消毒。若发现病死的泥鳅应及时捞出,防止感染其它泥鳅,并及时治疗。
9、稻田养殖泥鳅
选择弱酸性,降雨时不溢水的稻田,田埂高出稻田水面40-50厘米。田中鱼沟、鱼溜和鱼坑面积占稻田面积约10%。施足基肥,适当追肥。放养时间要求“早插秧,早放养”。规格3厘米夏花每亩放养2-3万尾;6厘米左右鳅种,每亩放养2万尾。当天然饵料不足时,要投喂鱼粉、动物内脏、鱼类废弃物等动物性饲料及米糠、蔬菜等植物性饵料。
分享与收藏:  蛙和泥鳅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为您推荐更多相关文章

新闻视频

 
推荐图文
推荐蛙和泥鳅
最新文章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闽ICP备20220158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