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9069291
 
农业致富网 » 蛙和泥鳅 » 蛙类繁育 » 正文禽病诊治 牛病诊治 羊病诊治 兔病诊治 猪病诊治 宠物医院 其他动物疫病 疫苗应用 兽药应用 疑难问答 

蛙产卵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在正常气候条件下,平均15 天即可完成全部产卵过程。特殊年份气候变化,尤其在降雪冰冻天气较多的情况下产卵期可延长20~30 天。林的全部产卵过程大体划分为开始、高峰、结束三个时期。
人工养殖林蛙,要根据其产卵规律合理安排产卵时间。一般来说,林蛙天然产卵的高峰期,正是人工养殖的最佳产卵期。这时期,气候条件适宜,产卵速度快,胚胎发育正常,所产的卵4月初5月末孵化,蝌蚪在6月下旬变态为幼蛙,当年幼蛙在正常条件下可长到3厘米左右,19个月后可长成达到商品蛙的规格。在林蛙天然产卵的开始期和结束期都不宜安排产卵。因为在开始期温度低,经常出现结冰、降雪等冻害,胚胎容易死亡,孵化率较低。在结束期,虽然外界温度较高,蛙卵发育也好,但从时间上看太晚,这个时期的蝌蚪要在6月末至7月初变态,当年幼蛙只能长到2厘米左右,19个月后不能达到商品蛙的规格。
下面介绍几种人工养殖条件下的产卵方法。
( l )笼式产卵法 笼式产卵法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将种蛙控制在笼子(箱、筐)里,强制其在笼里产卵的方法。此法能有效地控制林蛙按照生产计划进行产卵。产卵笼或箱规格为60厘米 70厘米 50厘米,产卵箱的框架是木质结构,箱底安装16目铁纱网。用窗纱时,要加横梁衬托,防止装蛙负重后压沉箱底。产卵箱周围以塑料薄膜、细木或枝条加钉固定压紧。箱的上口敞开,不加盖。这种产卵箱的优点:一是箱内保持静水条件,水由网底沙网进入,水面不流动,适应林蛙静水产如的特性。二是水温较高,白天日照,塑料薄膜起加温作用,白天箱内水温比池水温度高1 ℃ 左右,有助于加快林蛙产卵速度。三是由于产卵箱侧壁用塑料薄膜制成,蛙爬不出来,能有效地被控制在产卵箱内。
产卵时将产卵箱放在产卵池里,箱内保持10厘米水层。如果池水太深,可把箱底用砖石垫起,使箱内保持浅水层。除这种水平放置产卵箱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倾斜式放置产卵箱,使产卵箱一侧水深,一侧水浅,深水侧15~20厘米,浅水一侧10厘米。产卵箱的深水一边,可供林蛙配对时活动,浅水一边可供林蛙排卵或休息。
产卵箱在产卵池放置时,可根据地形排成纵列或横列,箱与箱之间保持20厘米。
产卵箱里种蛙投放密度,要体现稀的原则,一般每箱放30~50对种蛙较为合适,注意产卵箱种蛙密度不能过大,否则种蛙活动相互冲撞,不仅冲击正在产卵和排精的蛙,而且将排出的卵团冲散,使卵团散碎损失。
产卵之后开始捞卵,捞卵工具是小型捞网。捞取卵团要按时进行,每小时捞卵一次。刚排出的卵团暂不捞取,要捞取直径5厘米以上的卵团,捞卵时不要惊动正在排卵的蛙。有时卵团与产卵箱底粘连,要用手将卵团剥离下来,再用网捞出。
必须坚持产卵过程中按时捞卵,切不可夜间停止捞卵,等到白天一块捞出。卵排出时间太久,卵团吸水膨胀,相互连在一块,无法捞取,在撕开分割过程中必然使一部分卵拉破裂,造成一些损失。如果不按时捞卵,卵团吸水膨大,占据产卵箱的面积,还影响其他蛙产卵。捞出的卵团要用水桶盛装,桶内不用装水,装满卵团之后必须立即送往孵化池;否则,时间稍长,卵团就会粘连,形成大块,难以分辨卵团的数目。捞卵装桶时,耍准确计数,以便按卵团数量计算孵化池的蝌蚪密度。已经排完卵的雌蛙,要及时从产卵箱取出,送往休眠场,在取出雌蛙的同时,雄蛙也要捞出一部分,其数量可按雌蛙数的1/2捞出。捞出的雄蛙,如果不配对,也要送往休眠场。
( 2 )圈式产卵法 这种产卵法是将种蛙散放在产卵池里合由配对产卵的方法。为保证蛙在水池内产卵,必须在水池四周设立塑料薄膜围墙,防止种蛙外逃。
塑料薄膜产卵孵化池,围墙修建方法,在池埂外侧按1米距离设立木桩,木桩距地面高度1.3 米,地下长度25厘米,木桩直立或向内倾斜。木桩上横向连接细木杆,用钉或铁线将木杆固定在木桩之上。塑料薄膜放在木桩里面,拉直展平,用钉和木条将薄膜固定在木桩之上,薄膜上边固定在横杆上,下边用土压在池埂上。注意薄膜必须平整,不能有大的皱褶,防止种蛙经皱褶攀登逃出池外。
产卵时将种蛙按雌、雄1:1 的比例直接散放到水池中,密度是每平方米50 对,12米2水池可同时投放600对种蛙。圈养式产卵法与笼式产卵法相比,场地较宽阔,接近林蛙天然产卵场的条件。因此,配对和产卵的速度都比较快。其缺点是卵团容易被泥沙污染,影响蛙卵孵化率。捞卵方法,与前述笼式产卵法相同要按时捞卵。有时卵团被泥沙污染,严重时可用清水冲洗后再送往孵化池。
圈式产卵法,由于池面积较大不便捞取种蛙,随时捞取己产卵的雌蛙比较困难、可采取在池埂上放置枯枝落叶的办法,供产卵雌蛙暂时登陆休眠。另外,在产卵三四天后,对产卵池进行清理,将已产卵的雌蛙和大部分雄蛙移出送走;否则,强制其在水中,会出现严重死亡现象。

分享与收藏:  蛙和泥鳅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为您推荐更多相关文章

新闻视频

 
推荐图文
推荐蛙和泥鳅
最新文章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闽ICP备20220158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