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9069291
 
农业致富网 » 孔雀鹧鸪 » 鹧鸪管理 » 正文禽病诊治 牛病诊治 羊病诊治 兔病诊治 猪病诊治 宠物医院 其他动物疫病 疫苗应用 兽药应用 疑难问答 

鹧鸪的饲养、繁育、场地建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鹧鸪的繁育技术 (一)繁殖特点 1.野生鹧鸪一般在6 7月龄开始繁殖,属季节性繁殖。在人工控制良好的情况下,繁殖季节可延长,一年四季均可产蛋,年产蛋80 100枚,高产者可达150枚以上。 2.雌鹧鸪比雄鹧鸪性成熟早。雌鹧鸪性成熟期约200 240天,雄鹧鸪要晚2 4周。故要对雄鹧鸪提前增加营养和光照。 3.野生情况下,鹧鸪为1雄1雌配对。人工驯化后,平面散养时1:2 3,笼养时1:3 4配对。受精率一般可达92% 96%,孵化率84% 91%。 (二)种鹧鸪的选择 鹧鸪繁育的目的,一是选育新的优良品种,二是繁殖优良品种,增加优良品种的个体数目。目前我国各地饲养的鹧鸪仅有美国鹧鸪1个种。长年同一群饲养繁殖可造成品种生产性能下降。 1.避免近亲繁殖 鹧鸪目前多采用纯种繁育,以保持原有生产性能。纯系繁育可用家系选育和群选两种方法。但是最重要的是避免近亲交配,主要措施有: (1)引进新的优良品种 从外地鹧鸪养殖场引进品质优秀、体形较大、健康无病的鹧鸪,建立基础群。 (2)选育新的优良品种 目前鹧鸪的选种,主要采用表型选择,选留种鹧鸪时要求: ①外貌一致,基本符合本品种特征。 ②姿态正常,身体平稳,肩自然地向尾部倾斜40 45度。 ③行走时步伐自由,动作灵活,体重适中。13周龄时雄鹧鸪体重要求达600克以上,雌鹧鸪达500克以上,体长约为35厘米以上。 ④眼睛圆大有神,喙短而稍弯曲,头深宽而长短适中,颈稍长并与头匀称。 ⑤背宽平,胸宽,背胸平行。 ⑥脚健壮有肌肉,颈部硬直,长短适中,脚趾齐全正常。 ⑦羽毛完整、丰满有光泽。 ⑧初产雌鹧鸪耻骨间距要宽,性成熟期相对要早,约200天左右;雄鹧鸪雄性要强,鸣声宏亮。 选育过程中要注意: ①制种过程中种用鹧鸪的选择 制种工作主要是繁殖纯系,种用鹧鸪应选择符合本品种特点的健康个体。第一次选择在1周龄内去掉弱雏、畸形雏等,将健壮雏鹧鸪按种用的目的进行饲养和管理。第二次选择在13周龄,第三次选择在28周龄。后两次选择除注意品种特征外,还应注意选择健壮、个体大而不肥,脚趾齐全(正常4趾)、羽毛整齐和毛色鲜艳的个体。要特别注意毛色。由于育种工作中常采用自交等杂交手段使后代发生遗传分离,劣质的个体一是体形小,二是毛色变浅,甚至翅膀上部分羽毛完全变白(白化病),面颊上有一大块白斑或变色斑,全身羽毛颜色浅淡的是低劣个体,要注意淘汰掉。 从当年的育成鹧鸪中选择出来的种用鹧鸪一般可使用2年。作为种用的第一年,其繁殖期一过,应及时淘汰产蛋量低、繁殖性能差、活力差的个体,择优继续作为种用鹧鸪饲养和管理。作为种用的第二年,其繁殖期后,一般都应予以淘汰。 ②根据育种目标选择 娱乐性(即是为了观斗)的鹧鸪(特别是雄性鹧鸪)要求体形灵活,头大喙锐,脚爪粗壮有力;食肉及食蛋的种用鹧鸪,主要按以下特征进行选育:种用雌鹧鸪要求既有健壮的身体和很好的食欲而又不太肥胖,不要4、5月龄以前产蛋的。因为太肥胖的雌鹧鸪是不会产蛋或影响其产蛋的;早熟(早产蛋)的雌鹧鸪所产蛋的质量较差,而且自身的体形也不会大。另外,雌鹧鸪必须体形匀称,毛色光亮,羽毛鲜亮,活泼,脖小细长,头形后翘,眼睛明亮,不胆怯。种用雄鹧鸪应该是身躯高大,骨架结实,胸脯宽大,头粗大,羽毛深色,面颊鲜艳,喙漂亮,从脚趾到脚爪呈清一色的橘红色。 ③繁殖优良品种,保持种群数 留作种用繁殖的鹧鸪种群数不应低于500只。 2.建立系谱资料 根据种鹧鸪个体或小群的生产性能、子代生长速度、产蛋率、受精率、抗病力等项生产指标,选优去劣。对于系谱资料不全,疫病流行的鹧鸪群不宜留种用。 (三)繁殖技术 1.配种技术 配种技术包括2个重要的技术环节。第一是用于配种的雄雌鹧鸪的遗传型及其血缘关系。在育种工作中是根据既定程序来选配父母本的,制种工作是采用同一品种的雄雌鹧鸪个体配种,以繁殖纯系,配种中应注意防止近交而引起种性退化。第二是配种方法。 (1)大群配种 雄雌比例以1:3 5为宜,常可得到90%以上的受精率。多用平养方式进行饲养,配种群的大小以50 100只为宜。常用这种配种方法来繁殖纯系。但是这种方法无法确知父母,系谱不清,久而久之种群质量容易退化。 (2)小群配种 常采用笼养方式,雄雌比例以1:3 4,或3雄配9 12雌来混合饲养,任其自由交配。这种配种方法可以及时分辨出不会交配或性欲低下的雄鹧鸪。其中多个雄鹧鸪配种能提高受精率。也不需要捉出雄鹧鸪,减少了工作量和捕捉鹧鸪的应激。 (3)个体控制配种 就是将1对雄雌鹧鸪配在同一笼内。具体做法是先将1只雄鹧鸪饲养在一个笼内,再捉1只雌鹧鸪放进去让其自由交配,交配后立即捉出雌鹧鸪,以免损耗雄鹧鸪的精力。雌鹧鸪每5天轮回配一次种,即1只雄鹧鸪可配5只雌鹧鸪。让2只种鹧鸪交配时,最好是雌鹧鸪已经有过交配经验的,这样交配就会又快又顺利。如果放1只老雄鹧鸪与1只年幼的雌鹧鸪交配,则雄鹧鸪的交尾狂热很容易把雌鹧鸪吓得满笼乱跑,容易损伤雌鹧鸪。这种交配法可以减少养雄鹧鸪的数量,可以很快认出不射精的雄鹧鸪及不受孕的雌鹧鸪,但比较麻烦。 2.提高受精率的措施 提高受精率必须由影响种蛋受精率的因素入手,采取相应的措施。 (1)种用鹧鸪必须是健壮的个体。只有健壮的雄鹧鸪,才能有较强的雄性即交尾和射精能力;雌鹧鸪受孕也较好。 (2)选用性成熟的壮年鹧鸪作种用。鹧鸪用于配种只在性成熟后的第一年和第二年,其种蛋受精率等方面的繁殖性能较好。从当年育成鹧鸪中选出的种鹧鸪,在28周龄时进行选择时,应将雄雌鹧鸪分开饲养,30周龄以后先对雄鹧鸪实施灯光刺激,2周以后雌鹧鸪也实施灯光刺激,使雄、雌鹧鸪同时达到性成熟,不致因雄鹧鸪性成熟较迟(一般比雌鹧鸪迟2周)而影响交配和受精率。种鹧鸪雄雌组群配种时,可用当年的相配,也可采取第二年的相配,效果均好。 (3)实施灯光刺激促进鹧鸪性成熟,至少应在鹧鸪达30周龄以上。如果鹧鸪太小,所产蛋的受精率较低。 (4)人工照明时间过短、气温偏高或偏低,鹧鸪发生啄癖,都会使受精率降低,应予避免。 (5)种雄鹧鸪的比例太少或雄性不强,都能造成受精率低。 (6)种鹧鸪饲料中的蛋白质、维生素或必需氨基酸不足时,会影响受精率。 (7)预防鹧鸪发生疾病是提高受精率的有效措施。如支气管炎,新城疫及沙门氏菌病都会影响鹧鸪种蛋的受精率。 (8)长期笼养,有时也是造成受精率降低的原因。鹧鸪雄雌混合平养,其受精率通常比成对配种及笼养的要高些。 (9)雌鹧鸪每周至少要同雄鹧鸪交配1次。尤其在个体控制配种方式时应注意这一点。因为鹧鸪受精保持时间较长,在6天内仍保持较高的受精率。 (10)及时检查蛋的受精率,尽快查明问题的成因,尽早采取改进措施。每批种蛋入孵后,及时检查头照结果,发现种蛋受精率下降,要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产蛋 种鹧鸪属季节性产蛋,在春夏两季集中产蛋,产蛋率最高65%。目前,已突破季节性产蛋特点,一年四季可产蛋,产蛋年可达100枚以上。 (四)孵化与管理 集约化饲养的鹧鸪就巢性很低,主要采用人工孵化来繁殖后代。 1.种蛋的选择、保存、消毒与运输 其原理和方法与其他禽类大致相同。按品种要求标准选择合格种蛋人孵,剔除脏蛋、过大、过小、破损和沙壳蛋。种蛋要定时收集,每天至少集蛋4次,否则增加了细菌污染的机会,降低了蛋的品质而影响孵化率。正常的蛋形,大小端分明,约42毫米 31毫米,蛋重约20克,蛋壳厚度为0.228毫米,种蛋的蛋壳表面有大小不等的褐色斑点,蛋壳呈黄白色,少量的蛋呈乳白色,无褐色斑点的蛋不能留作种用。 2.人工孵化与管理 鹧鸪蛋的孵化期为23 24天。鹧鸪种蛋钓孵化可采用孵化器,但应对蛋盘加以改造,改用铁丝间距为1厘米的蛋盘,或在原有的蛋盘底面铺上一层塑料纱,只要鹧鸪蛋掉不下去即可。 (1)孵化条件与管理 ①温度:鹧鸪蛋的孵化温度应根据胚胎发育来掌握。一般情况下胚龄小(孵化初期),因胚胎物质代谢处于低级阶段,本身产生的体热较少,因此,要求较高的孵化温度。随着胚龄的增大,胚胎本身产生较多的热量,因而孵化温度相应降低。冬天和早春要求孵化温度较高,以后随着气温逐渐上升,孵化条件可稍低(如表8-1)。 表8 1 鹧鸪的孵化温度与湿度 在相同的胚龄和季节条件下,使用平面孵化器,温度应高些。立体孵化器,因装有空气搅拌装置,受热较均匀,温度可低些。若采用分批流水入孵。可采用恒温孵化。 不论在什么条件下,鹧鸪蛋的孵化温度应根据胚龄、季节和具体条件来掌握,使孵化温度最适宜种胚的孵化,上、下偏差在0.2℃以内,在同一孵化器内各部分的温差也应在 0.2℃以内。 ②湿度:鹧鸪蛋孵化过程中,湿度的大小也应根据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的生理需要来调节。孵化前期(1 7天),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5% 60%之间;中期(第八至第二十天)为了有利于排除尿囊液和水,湿度应降低至50% 55%;后期(第二十一天至出雏),孵化后期增加空气湿度达60% 70%,使空气中的水分与二氧化碳共同作用于蛋壳,使碳酸钙变为碳酸氢钙,使蛋壳变脆,从而有利于雏鹧鸪啄壳、出壳,并防止绒毛粘在蛋壳上。 ③通风换气:在孵化过程中,随着胚胎发育对氧气需求的增加,逐渐开大孵化器上的通气孔。孵化前8天,要定时换气,8天后宜经常换气。孵化机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最好不要超过1%,否则,胚胎富裕迟缓,胎位不正或畸形,死亡率增高。 孵化至有的种蛋开始破壳出雏时,更需有足够的新鲜空气,应将孵化器或出雏器的通气孔全部打开以加强换气,不然,会使正在破壳的胚胎或已出壳的雏鹧鸪因缺氧而窒息死亡。 在孵化过程除注意通风量,还应注意风速和风流。要求通风均匀和风速适当,避免风直接吹到种蛋上,不要采用轴流风机,而应采用周围螺旋气流。 ④翻蛋(转蛋):是使种蛋受温均匀和防止胚胎与蛋壳粘连的重要措施。一般采用手工翻蛋并结合倒盘(蛋盘中央与四周的种蛋调换位置),每隔2 4小时1次。也可采用有自动翻蛋装置的孵化机,每2小时翻蛋1次。 孵化至第二十一天(落盘时)停止翻蛋。 ⑤凉蛋:凉蛋的时间长短根据入孵时间及季节等条件而定。胚胎发育早期,胚胎本身发热少;寒冷季节气温低,胚胎在凉蛋时易降温,凉蛋时间过长,容易使胚胎受凉。这两种情况下,凉蛋时间宜短,一般5 15分钟即可。后期胚胎发热多;天气炎热,凉蛋时蛋温下降慢。这两种情况下,凉蛋时间可长些,每次凉蛋30 40分钟。 凉蛋的时间长短最确切的确定方法是检查蛋温,一般蛋温凉至32 33℃便可。 对具有良好通风系统的电孵化机,如果是采用分批入孵的,孵化机内温度正常时一般不需要凉蛋,只有在机内温度过高时才需要凉蛋。 ⑥照蛋:通过照蛋可以了解胚胎的发育情况,掌握孵化条件,为孵化管理提供依据。鹧鸪孵化过程中有2个死亡高峰,一个在入孵的3 4天,一个在出雏前夕。孵化过程中,除抽检照蛋外,还要进行2次全面照蛋。头照在入孵7 8天进行,以检出无精蛋、死胚蛋,消除死胚对环境的污染。二照在20 21天进行。 ⑦落盘:孵化20 21天后,将发育正常的蛋转入出雏器继续孵化至出壳。出雏盘底要加盖铁丝网片,调节通风量,增加水盘,以利出壳。 ⑧出雏:鹧鸪蛋孵化期为22 24天,有的至25天才出壳。将空蛋壳取出,把绒毛已干的雏鹧鸪放入盛雏箱内,箱底加软纸或垫草。刚出壳的雏鹧鸪要加强保温、透气,防止闷死。 孵化至26天仍不出壳的,一律不要。将孵化器、出雏器、蛋盘、出雏盘、水盘等彻底消毒,以备后用。 (2)孵化效果检查 每批种蛋孵化结束后,应检查孵化效果,计算受精率和孵化率,并分析原因,以提高管理水平。 优良的雏鹧鸪一般体格较大,体重约13 14克(为蛋重的70%),眼大有神,健壮活泼,羽毛蓬松而有光泽,肚子收缩好,嘴和脚强壮无畸形,走动敏捷。 出壳后,对幼雏要分群饲养,及时淘汰无饲养价值的病、弱、残及畸形的雏鹧鸪。 鹧鸪的营养需要与饲料配方 (一)营养需要 鹧鸪具有生长发育快,体温高,新陈代谢旺盛等特点。因此,比同体重的家禽相比需要更多的营养物质(表8 2)。 幼鹧鸪在1 10日龄特别要添加易消化的高蛋白饲料,保证蛋白质含量在30% 28%的水平。 肉鹧鸪生产时,在育成期8 16周龄,育肥要强调饲料中的能量水平,要求饲料中的代谢能达到12.44兆焦/千克以上。通常在饲料中加大玉米的比例和加入2% 39%的油脂来提高能量水平。 (二)饲料配方 1.饲料配合原则 根据饲养标准,确定配合饲料的种类和比例。一般以谷实类饲料作为能量的主要来源,植物性蛋白饲料加上适当的动物性蛋白饲料,来满足鹧鸪对蛋白质的需要量,维生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的量按需要加入。 (1)各类饲料的大致配合比例 谷实类饲料(2 3种)45% 70%,糠麸类饲料5% 15%,植物性蛋白饲料10% 25%,动物性蛋白饲料2% 10%,无机盐0.5% 5%,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添加剂比普通高0.5% 1%。 (2)实用配方举例 鹧鸪日粮中营养需要水平较高,配制饲料时要结合本地区饲料种类、来源及价格等确定各种原料的比例,同时要注意鹧鸪的以下食性特点。 ①鹧鸪为杂食性鸟类:常以植物种子、谷物及植物的幼嫩茎叶为食,昆虫提供主要蛋白质。由于幼鹧鸪的消化力较弱,饲料中加入一些昆虫饲料如蚕蛹粉或昆虫是最理想的。实践中也可将煮熟的鸡蛋碾碎,按100只雏鹧鸪料中加2个鸡蛋来补充蛋白质。 ②鹧鸪耐粗饲能力强:鹧鸪野生性强,随日龄增长消化能力增强,如精料过多,粗纤维太少,易造成空腹和饥饿而诱发啄羽毛、肛、趾等恶癖。能量饲料过多,影响配种和产卵。 下面介绍2个鹧鸪的饲料配方实例。 A.美国加州大学的饲料配方。 B.配方实例2。 配方中使用了两类添加剂。A类属维生素、氨基酸、保健剂、抗氧化剂等;B类属矿物质微量元素(见表8 5)。A、B两类添加剂分袋包装,各使用0.5%于基础饲料中,制成全价饲料。 鹧鸪从育成期到产蛋期都应适量饲喂一些青绿饲料,如青豆叶、蚕豆叶、瓜秧、青草等,使用量占精料量的5% 20%,有利于防止鹧鸪啄癖,降低饲料量。

分享与收藏:  孔雀鹧鸪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新闻视频

 
推荐图文
推荐孔雀鹧鸪
最新文章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闽ICP备20220158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