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9069291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 » 特禽行情 » 正文

特禽养殖“放飞”农民致富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6-29  浏览次数:106

    5月27日一大早,家住清涧县高杰村的白贝贝早早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要为自家的“小家伙们”准备水和食物。

  走进白贝贝的养殖基地,这些体态丰腴的小家伙们正在三三两两嬉戏,看见有陌生人闯入它们的地盘,它们纷纷嘎嘎地乱叫起来。这些小动物就是天上飞的大雁。

  天上飞的大雁怎么会出现在这个地方呢?记者问清了原委。

  过去,白贝贝一直在河口至清涧之间跑客运班车,收入本来不错,可是由于风湿病的困扰,只能重起炉灶另换职业。2014年,他听人说驯养大雁是个致富的不错选择,“我做了市场调查,也看过一些书,都说大雁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经济前景也很好,驯养技术也不复杂,我就开始摸索着养殖大雁了。”白贝贝说,在妻子的支持下,2014年7月,他从外地购买了500多只雁苗,开始了自己的养殖之路。

  大雁是吃百草的动物,白贝贝在养殖过程中还得不断学习、摸索它的习性。2014年,白贝贝家的大雁刚刚买回来,因为换水土、连日阴雨、日夜温差大等问题,仅成活了200多只,遭遇打击的白贝贝没有放弃,他总结原因,把养殖工作做得更细、更完善,现在他养的大雁有十几只已经开始孵化小雁了。

  白贝贝的妻子黄丽娜说,由于他们没有销售经验,当初没有找到销路就开始贸然投入,现在第一批大雁已经到了出栏时间,却遇到了销售难题,“我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把这批大雁卖出去,我们已经慢慢摸索到了这种动物的习性,对于成活率有了更大的把握,今年还想继续扩大饲养规模,等到技术完全成熟了,销路有了保障,还想带动周边的村民一起发展大雁养殖,让大家一起在特色养殖上挣钱。”

  与白贝贝不同,王宿里的刘随正则是一开始就有了明确的目标,那就是定位高端的禽类养殖市场,目前他饲养鹅、大雁,还有少量的鸭子。

  52岁,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个搞安稳工作的年纪。然而,打工的刘随正夫妇却离开了北京,回家乡办起了特禽养殖场。考察市场后,确定饲养大雁和鹅。去年5月,刘随正从外地购进了700多只鹅苗和雁苗,开始了自己的养殖之路。“很有干劲,因为我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新的事业,这是为我自己打工。”联系种苗、建养殖场……一回到家,刘随正就扎进了自己的特禽养殖场里。

  目前,他家共有鹅和大雁100多只,每天产蛋40余个,产出的蛋常常是供不应求。“我们采取放养式管理,鹅和大雁所产的蛋品质好,绝对的纯天然无污染。”刘随正的妻子殷世梅自豪地说。

  “今年底,我想将饲养规模扩大到2000只左右。”尝到了回乡创业的甜头后,刘随正也没忘了周围的乡亲们,“今年有几户村民已和我联系,说他们也想养。”刘随正说,如果能带动村里的乡亲一起发展特色养殖,到时候形成一定的养殖规模,就更有能力在市场上站住脚,如此一来,订单养殖、“公司+基地+农户”等方式才更有推广的基础。

  刘随正并不仅仅满足于此,目前他计划在自家门前再承包几亩鱼塘,这样一来养殖区离水源就更近了,禽类的粪便就是天然的肥料,他想把养殖区打造成一处特色养殖的生态园。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 行情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闽ICP备20220158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