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实时指导
内蒙古根河市敖鲁古雅驯鹿产业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2015-05-22 09:17  点击:106

    素有“驯鹿之乡”之称的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是内蒙古根河市唯一的民族乡,是呼伦贝尔市14个少数民族乡之一,也是中国唯一的饲养驯鹿之乡。

    鄂温克人以高明的驯鹿技巧闻名于世。驯鹿是由野生鹿驯化而来,为人们提供交通便利,肉和奶作为食物,毛皮和皮革制作衣物和苫盖住室——“楚姆”,驯鹿还可骑乘,驮运货物等。

    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是我国从原始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特殊的少数民族,由于历史原因,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一直过着游猎生活。直到1965年才在敖鲁古雅定居下来,2003年实施了整体移民工程。2003年8月10日,敖鲁古雅乡第一批猎民11户、37人、260头驯鹿顺利迁入敖鲁古雅乡新址。敖鲁古雅乡新址位于根河市西郊,全乡总面积为1,76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538亩,林地、自然草场、林缘林间草场占全乡总面积的80%,年平均气温零下4.1℃,年降水量450mm左右,自然环境较适合农牧业发展。驯鹿是鄂温克猎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人世代与驯鹿相依为命,驯鹿是和他们氏族命脉脐牵的“亲人”。驯鹿享有鄂温克人赐予的“森林之舟”美称。是“使鹿部落”文化的象征。但由于多年来饲养方式落后、管理粗放,加之近交程度高,导致抗病能力弱、品质下降、疾病增多。在近50年来敖鲁古雅驯鹿养殖数量一直徘徊在1,000头左右。发展十分缓慢。据有关专家分析,如不立即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5—10年内驯鹿种群将有灭绝的趋势。

    近几年来,根河市委、市政府和敖鲁古雅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驯鹿种群规模的发展壮大。特别是敖鲁古雅乡党委政府针对驯鹿种群发展缓慢这一实际问题,经常深入猎民点进行调研,寻求驯鹿发展之路,解决山上猎民点的交通、照明、居住条件等困难,同时积极与省内外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密切联系和沟通,并聘请芬兰专家进行驯鹿种群诊断。2008年6月,敖鲁古雅乡5个放养点正式以“敖鲁古雅部落”名义加入国际驯鹿养殖者协会,实现了在该组织内的项目规划、养殖技术、对外宣传等方面资源共享。2009年3月在第四届国际驯鹿养殖者代表大会上,敖鲁古雅代表中国与俄罗斯、蒙古、芬兰、挪威等9个国家的代表及驯鹿养殖业的研究专家对驯鹿养殖业的现状和共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使中国驯鹿事业融入和参与到国际驯鹿事业的合作交流中,为中国驯鹿事业赢得了话语权,并获得了2013年第五届国际驯鹿养殖者代表大会的主办权。

    敖鲁古雅着眼于根河市的发展大局,打造“敖鲁古雅风情、使鹿文化特色”为目标,全面加强敖鲁古雅乡景区景点的整体规划建设,通过科学发展驯鹿产业,推动驯鹿种群的壮大,以驯鹿产业发展带动旅游业,以旅游业促进驯鹿产业的发展,激活敖鲁古雅乡经济发展和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