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松山区:多年生牧草的种植技术要点
2015-05-21 12:25 点击:85
1、整地:要深耕、耙地、镇平。耕地深度一般不少于20厘米。耙地是为了破除板结,去除杂草根茎,消灭 杂草。镇平是对过于酥松的土壤实施镇平,以压碎大坷垃,平整地面,增加土壤密度,提高墒情,促进发芽。 2、种子处理:播种前要进行选种、浸种、消毒。禾本科牧草种子去芒,豆科牧草种子去壳,硬实种子进行处理获得饱满纯度高的种子;对种子实施适当晾晒,药物拌种等处理;对部分硬实种子实施温水浸种,擦破种皮等方法进行处理,以提高发芽率。 3、播种:当地温达到10℃以上时即可播种。播种方式可采用条播、穴播、撒播及育苗移栽。以条播为好,条播播速快,播深均匀,出苗整齐,便于田间管理。行距宽窄要相间适宜,窄行距25厘米至30厘米,宽行距40厘米至60厘米。播深大粒种子应深,小粒者宜浅;疏松土壤稍深,黏重土壤稍浅;土壤干旱稍深,潮湿宜浅;播种量根据牧草生物学特性、用途、种子大小、品质、土壤肥力、整地质量、播种时期等因素决定,为每亩0.5--0.75千克。 4、田间管理:主要是中耕除草、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防寒等。除草:牧草幼苗期被杂草浸没,可采用拔草、铲、趟等方式进行除草。灌溉:禾本科从分孽到开花,豆科从现蕾到开花前需水量大,是主要灌溉期。一年多次刈割的牧草,应于每次刈割后灌溉,伏天及旱情严重时也要灌溉,入冬前灌一次水,以利于安全越冬和第二年早春返青。施肥:除播种时施用底肥外,每次刈割后都应施肥,也可结合中耕、灌溉时进行。禾本科牧草以氮肥为主,豆科牧草应以磷、钾肥为主。病虫害防治:牧草对病虫害抵抗力比较强,主要以预防为主。防寒:在寒冷地区,有些牧草品种越冬困难,在入冬前用犁杖趟一遍,使土壤覆盖牧草根部,即可达到防冻作用。 5、刈割利用:豆科牧草在现蕾至初花期,禾本科牧草抽穗期刈割可获单位面积内最高营养物质。刈割次数应根据牧草生物学特性,不同地区气候条件,栽培管理技术水平而定。入冬前最后一次刈割不能太迟,须留有充分的再生时间,以利植株积累足够的营养物质,提高根部抗寒能力安全越冬。留茬高度也因不同牧草而异,刈割留茬高度豆科为3厘米到5厘米,禾本科为5厘米到7厘米。栽培牧草除青刈利用外,主要是调制干草或青贮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