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雨日雨量多,对水稻病虫发生为害有利,特别有利两迁害虫的迁入,据玉州区植保站调查监测数据表明,卷叶螟在5月上旬出现一个成虫高峰,稻飞虱在5月上旬有一个迁入高峰,稻纹枯病扩展较快,目前已经进入流行期。
一、主要病虫发生动态
1、稻纵卷叶螟
从本站观测区系统赶蛾数据表明, 5月上旬出现一个成虫高峰,高峰日5月8日,高峰日蛾量高800头/亩,平均450头/亩。
田间调查监测:5月8日,城北高山稻区成虫密度高4129头/亩,平均2370头/亩;卵粒密度高50粒/百丛,平均44粒/百丛;幼虫密度高32头/百丛,平均15头/百丛。大塘镇大塘村稻区成虫密度高达4396头/亩,平均1565头/亩;卵粒密度高30粒/百丛,平均7粒/百丛;幼虫密度高32头/百丛,平均8头/百丛。5月11日,城西永上稻区成虫密度高1265头/亩,平均400头/亩;卵粒密度高90粒/百丛,平均47粒/百丛;幼虫密度高36头/百丛,平均13头/百丛。预计第二代稻纵卷叶螟高峰期发生在5月12~15日。
2、稻飞虱
灯诱监测:5月6日~10日出现一个成虫迁入峰,主峰日5月9日,主峰日诱虫量53头。
田间调查监测:玉州区植保站系统观测圃5月10日调查,虫口密度高572头/百丛,低的476头/百丛,平均524头/百丛,比5日前平均445头/百丛,增17.75%。 5月8日城北高山、大塘等村部份稻区调查,稻飞虱虫口密度高400~600头/百丛,一般200~300头/百丛。5月11日调查城西永上稻区,稻飞虱虫口密度高500~1000头/百丛,一般200~400头/百丛。第二代若虫高峰期预计5月中旬发生。
3、稻纹枯病
由于近期降雨影响, 该病发展迅速。本站系统观测圃5月10日调查,病丛率高53%,平均35%, 比5天前平均增105.88%; 病株率高32.78%,平均18.53%,比5天前平均增295.10%。5月8日调查城北高山、大塘等村部份稻区,病丛率高20~30%,一般5~10%;病株率高5~10%,一般1~4%。5月11日调查城西永上稻区,病丛率高30~45%,一般10~20%;病株率高10~15%,一般3~7%。
4、水稻蛀茎螟虫
在部分田块零星为害,以二化螟、台湾稻螟为主。
二、防治意见:
1、各地要加强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叶瘟等重大病虫监测,及时发布病虫情报,科学指导防治。
2、建议在5月16日前抓好以第二代稻纵卷叶螟、第二代稻飞虱和稻纹枯病为主的病虫防治工作,同时注意挑治稻叶瘟及其他病虫。
3、推广绿色防控技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推进专业化防治。防治稻飞虱可选用吡蚜酮、噻嗪酮等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和蛀茎螟虫可选用甲维盐、甲维虫酰肼、甲维毒死蜱、阿维菌素等药剂;防治纹枯病可选用井岗霉素、戊唑醇、己唑醇、井岗腊芽菌等;防治稻瘟病可用稻瘟灵、三环唑、咪鲜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