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二代甘蔗螟虫:据我站5月15日在平马及良圻等蔗区调查,今年我县第1代蔗螟发生为害比去年同期较重,枯心率新植蔗为2~7%,宿根蔗为7~22%,加权平均为8.2%;残虫量最高达256头/亩,加权平均为124头/亩,比去年同期增加82.3%,目前化蛹率为8.9%;根据蔗田残虫量及发育进度,结合历年资料和气候条件分析,预计第2代甘蔗螟虫属中等局部偏重[即3(4)级]程度发生,面积20万亩;我县蔗螟以二点螟为主,预测第2代二点螟盛蛾期5月21~6月13日,螟蛾高峰期6月5~7日,蚁螟盛孵期5月27~6月19日,蚁螟高峰期6月11~13日。喷药防治适期:6月10~17日。
1.2甘蔗蓟马:预计3级程度发生,面积13万亩。据调查,目前大部分宿根蔗田已普遍发生,虫株率高的达60%,平均30%;虫口密度高的达40多头/株,一般为10头/株左右。预计该虫发生高峰期在6月中旬(防治适期)。
1.3甘蔗黑穗病:预计发生程度2(3)级,面积5.6万亩。据调查,我县各蔗区及各类蔗田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为害,以宿根蔗田发生较重,病株率一般为5~15%,当前处于高温高湿及多雨季节,是该病发生与传播的有利时期,应及早清除病株。
2防治意见
2.1甘蔗螟虫:⑴亩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康宽)15毫升或20%氟虫双酰胺(垄歌)水分散剂15克或31%阿维?毒死蜱乳油60毫升+18%杀虫双水剂300毫升对水50公斤喷雾,隔7天后再喷1次提高防治效果;⑵结合甘蔗中耕施肥大培土,亩用进口呋喃丹(或用5%毒死蜱、丁硫克百威、米乐尔等)颗粒剂5公斤拌肥料沟施培土可兼治甘蔗蓟马等其他害虫。
2.2甘蔗蓟马:加强田蔗栽培管理,及时中耕除草施肥,合理排灌,促进甘蔗早生快发,加快心叶展开,不利于蓟马吸食与存活。施药防治:亩用40%毒死蜱乳油100毫升或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50克、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克对水50公斤对心叶进行喷雾。
2.3甘蔗黑穗病:加强甘蔗田间管理,科学配施药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注意田间检查,及早发现及早拔除病株集中烧毁,减少病菌再侵染源。发病蔗田不宜留宿根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