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病菌感染的植株,根部组织异常增生,增生部位膨大形成瘤状的根肿。根肿后期,表面龟裂,被软腐菌和其它病菌侵入,发出“臭味”。根肿影响了根系的正常吸引,致使植株缺乏水份和养份,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缓慢。植株萎蔫、发黄,最终枯萎死亡。
二、病原:称芸苔根肿菌,属鞭毛菌亚门真菌。
三、传播
病菌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并可在土壤中存活6—7年,借雨水、灌溉水、害虫及农事操作等传播。
四、发生规律
白菜根肿病全年均可发生,并有夏秋病重、冬春病轻的流行特点。1—3月为低发期,4—5月为高峰前期,6—9月为高峰期,10—12月为缓慢发生期。
五、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禁止疫区十字花科蔬菜的种苗向外调运。
2、栽培防病。十字花科根肿病的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从农业措施入手,采取重点防治前期,确保后期,才能有效地控制其危害。
⑴利用地膜覆盖和太阳辐射,使带菌土壤增温数日,可消灭土壤中的部份病菌,起到减轻发病的作用。一般在高温的夏天进行,先整好地,覆盖薄膜,使土表下20cm处增温45℃左右,但高温对土壤中有益生物也具有杀伤作用,所以利用太阳能消毒土壤时,要注意土壤类型和消毒时间。
⑵深沟高墒。根肿病属土壤带菌、流水传病的病害,采用深沟高畦栽培,一般墒高10—20cm,雨后不易积水,定植时能选晴好天气,定植后一周或最少2—3天内不下雨,减轻病害的发生。干旱天气,小水勤浇,切忌大水漫灌。
⑶及时排除病株,认真销毁恶化根肿病菌适宜生存的环境,营造适宜十字花科蔬菜生长的环境条件,应用调酸防病已成为防治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的关键措施之一。施用石灰,增施有机肥和土壤调理剂,均能有效地减轻根肿病和发生及危害。
⑷调节土壤酸碱度:用1%爆石灰水灌塘(根),在白菜播种—旺长期,用1%爆石灰水灌塘(根)3次,防治效果为54.32%,明显高于塘施石灰(160㎏/亩)的处理。由于改塘施为石灰水灌塘(根),其用量小,每亩施用量10㎏,同时克服了大量施用石灰有抵制植物生长并破坏土壤结构的弊端,防治成本低,其投入产出比为1:32.9,这是一项应用石灰调酸防病的改进技术措施。
⑸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根肿病既经济又有效的措施。几年来,通过品种抗病性筛选,白菜王等抗根肿病品种已在生产上应用。夏秋王与白菜王等是同一类型的品种。
3、药剂防治:加强苗期药剂防治是防病保苗保产的关键。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移栽后港灌根(灌塘)或用根宝丰直播白菜或移栽白菜,在播种塘或移植塘内,每塘用根宝丰20克与塘土充分拌匀后,再播入白菜种子或者植入移栽苗,防病效果较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