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
滇杂31号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2015-05-18 21:22  点击:121

    滇杂31号系云南省稻作研究所使用具有知识产权的育种材料组配成的高产、优质、抗病组合。该品种有较强的超亲优势和竟争优势,属中早熟品种。我县2007年进行引种试验,在我县的金江镇、上江乡表现较好,产量高、适应性较好。2008-2009年继续引进并扩大种植面积。现将该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杆中熟品种,丰产性好、稳产、适应性广、抗病、综合性状好、分蘖力强、成穗率高、耐肥抗倒、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适应性在我县海拔苗助长1700-1900米的区域种植。  

    二、栽培要点:  

    (1)选择最佳播种期和秧龄。根据我县气候特点,最佳播种期为清明后5天为宜。  

    (2)肥床早播、扣种稀播、培育带叶状秧,每亩秧地播种25公斤种子,带2个蘖以上移栽。  

    (3)坚持种子处理,播种前晒种子选手1-2天,用“浸种灵”浸种地48-68小时后播种。  

    (4)合理密植,采用双行拉线条栽,株行距为30×18厘米,每亩栽2.1-2.3万丛。  

    (5)科学配方施肥,大田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公斤,适当搭配磷肥及钾肥,杂交种比常规种耐肥,可适当多施。  

    (6)科学管理,保持浅水栽秧,寸水分蘖。  

    (7)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