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
秸秆生物反应堆操作技术
2015-05-18 21:21  点击:138

一、采用秸秆生物反应堆的优点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用于黄瓜等日光温室蔬菜栽培,冬天 20厘米 地温升高4— 6℃ ,气温1— 2℃ ,二氧化碳浓度增加4—6倍,减少农药用量80%,连用二年可不施化肥、农药;投资成本下降60—70%,平均增产50%以上,上市期提前10—15天,收获期延长30天以上。可有效抑制根结线虫,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并增加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使农民增产增收。  

二、应用材料:玉米或稻草秸秆3000公斤/亩,菌种8公斤/亩,麦麸80公斤/亩。  

三、秸秆反应堆实施方法:  

1、激活菌种:1公斤菌种掺10公斤麦麸,4.5公斤水,拌匀后堆成山形,上盖双层麻袋在15— 25℃ 度下堆积24小时备用。  

2、挖沟:在蔬菜定植行下开沟,沟深40-50厘米左右,沟宽50—60厘米,和播种床一致。  

3、填料:将秸秆铺在沟内,粗硬秸秆放在下面,细软秸秆放在上面,铺30—40厘米厚,根据总量算出每床用量,撒上经激活的菌种,把起土回填于秸秆上,浇足水湿透秸秆,2—3天后找平起垄,秸秆上土层厚度保持在15—20厘米,覆膜膜,10天以后定植。  

4、打孔:定植后及时打孔,在定植株间用14#钢筋或钢管由外向内斜向打孔,孔深以穿透秸秆层为准,保证通风换气。  

四、实施秸秆反应堆技术注意事项:  

1、三足:秸秆用量要足,每亩地3000公斤以上;菌种用量要足;第一次浇水要足。  

2、一露:内置沟两头或一头秸秆要露出茬头10厘米,保证通风换气。  

3、三不宜:开沟不宜过深,25-50厘米左右;覆土不宜过厚, 20厘米 左右;打孔不宜过晚,定植后及时打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