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县是一个山区农业大县,全县总面积2534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处,469个行政村,总人口57万,耕地55.3万亩。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及农牧局领导对农村沼气建设工作非常重视,把加强沼气建设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节能减排,防治大气污染,建设美好生态家园,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全县沼气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快发展,已先后建成新畔石、主良、大胡解、西步乐等100多个沼气建设示范村,建成“三位一体”沼气池1.5万个,大中型沼气工程一座,建设乡村沼气服务网点53个,年产沼气640万立方米,沼肥18万吨,解决了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同时大力推广沼气生态农业技术,突出抓好三沼综合利用,已初步形成了畜---沼—粮、畜---沼--菜、畜---沼---果三种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和培育了正四方牧业、金谷蔬菜生态园、独乐盛秋林果合作社等一批示范龙头企业,全县三沼综合利用面积达1.2万亩,年增经济效益600多万元。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农牧业健康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做到五个强化。
1、强化领导
领导支持是做好沼气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保障,为此,我们积极争取省、市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对此项工作的大力支持,成立由政府主管县长为组长,农业、财政、发改、环保、林业等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牧局,负责对全县农村沼气建设及生态农业技术工作具体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将任务分解到乡镇,分解到示范村,制定奖惩,严格落实责任。为沼气建设、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强化宣传
沼气建设上联养殖业,下带种植业,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充分采取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强化宣传,将3月份定为“沼气建设宣传月”,共发放沼气生态农业技术明白纸10000多份,宣传画册2000本,技术光盘600张。通过加强宣传,使沼气生态建设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从而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对发展沼气生态农业技术重要性的认识,为沼气建设发展技术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强化培训
我们采取师傅带徒弟、播放专题片、举办培训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多种形式,聘请省、市主管部门、北京农大、河北农大有关专家来我县技术培训,举办各种培训班30多期,已培养出沼气专业技术推广人员500多名,充实了技术力量,为沼气建设和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
4、强化示范
俗话说:“推着农民干,不如典型做示范”。选择村班子得力,有一定经济实力,群众科技意识强的村作为典型示范,精心培育,重点建设,强化示范。通过抓典型、搞示范、树样板,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让农民学有榜样,干有目标。同时适时组织农民到外地现场参观学习,开阔眼界,借鉴先进经验,让农民群众亲眼看到沼气池的效益性和实用性,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沼气池建设和生态技术推广的积极性、主动性。以点带面,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沼气建设工作的快速发展。
5、强化服务
为保证沼气建设生态农业技术工作健康、稳步发展,我们大力加强沼气服务体系建设。一是抽调精干技术干部组成技术服务队,分包乡镇搞好技术指导与服务;二是全面推行“三包一合同”沼气建设管理服务制度,即包建、包质量、包建后服务,技术员与农户签订建、管、用合同;三是建立健全县、乡、村技术服务网络;四是开通便民服务热线电话。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服务措施,保证为农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服务,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通过大力实施沼气生态农业技术,取得了三方面成效:
1、沼气生态农业技术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一是发展利用沼气进行炊事、照明,节约了农民日常生活用能,节约了煤、电等商品能源,大大节约了农民生活用能开支。二是充分利用沼气为大棚提供二氧化碳气体肥、增温,促进了蔬菜增产增收。三是发展利用沼气,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发展畜牧养殖业,带动畜牧养殖业增收。四是实施沼肥综合利用,促进种植业、林果业增产增收。沼液和沼渣是优质、高效、无污染的有机肥料,可提高作物与林果的产量与品质,增强抗病力。由此可为我县农户增收节支3000多万元,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2、实施沼气生态农业技术,保护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技术,减少了对林木的砍伐,增加植被覆盖率,保持了水土,并且利用农作物秸秆发展畜牧养殖,产生粪便用于沼气发酵原料,有力于秸秆综合利用,减少焚烧,减轻大气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同时沼肥中富含作物生长所必须的氮、磷、钾等元素,且病菌、虫卵大部分被杀死,是理想的无公害肥料,使用沼肥可以显著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培肥地力,还可提高作物的抗病力,由此可使农民节约化肥与农药,减少化肥与农药对土壤的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了很好的生态效益。
3、沼气生态农业技术带动了农民生活文明进步
推广沼气生态农业技术,一是改变了农村传统生活方式,实现农村生活用能高效化、清洁化,降低了劳动强度,还解放了妇女劳动力。二是优化了农村生活环境质量,解决了粪便、污水及农业废弃物的污染,提高了农民健康水平。三是改善了农民精神风貌,促进农村社会文明进步。广大农民群众通过沼气生态农业技术的培训、学习和实践,学到了先进的农业生产、管理技术,提高了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致富意识增强,致富能力提高,特别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培育龙头企业,建立专业合作社,安排了剩余劳动力,有力于农村就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