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技术
西瓜套袋印字技术
2015-05-18 21:07  点击:134

    在西瓜上应用套袋印字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农药残留和雨水污染,而且可以防雹防病、增加艺术观赏价值、提高品质和商品价值,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一、套袋西瓜栽培技术要点  

    1、选择适宜品种  

    选择外观优美、品质优良、着色良好的品种。  

    2、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能灌能排,土层深厚的砂质壤土地块。西瓜忌连作,一般应选择5—6年以上没种过瓜类的地块。  

    西瓜地应实行秋翻春耙,深翻20—25㎝,翻后经过一冬晒垡,以熟化土壤,减少越冬虫害和积蓄雨雪,春天土壤化冻10—15㎝左右及时耙压。  

    3、育壮苗  

    (1)种子处理:在播种前2—3天,用50℃水把西瓜籽浸泡4—5小时,浸好后捞出用毛巾用力搓2—3遍去掉种皮黏液,然后再把搓好的种子用湿毛巾包好,放在25—30℃温度下催芽。  

    (2)、营养土配制:把草炭土3份(也可用腐熟的马粪代替),猪圈粪4份,肥沃的田土(无农药残留的)3份,充分混合捣碎过筛,在每立方米的混合土中拌70%甲基托布津50克。把配好的营养土装入营养钵,用手压实后均匀摆在苗床上,浇透水等待播种。  

    (3)、播种:长春地区一般在4月15—20日播种,在每个装好土的营养钵中间用筷子扎一个1㎝深的播种孔,每个播种孔放一粒发芽的种子,然后覆上1㎝厚的营养土。  

    (4)、育苗的管理:主要是温度和水分的管理。播后注意保温,当出苗达80%左右,棚温超过30℃时,要在背风处通风,苗床温度控制在25—28℃。夜间温度达8℃以上要昼夜通风练苗。苗期水分要严格控制,避免徒长,营养钵有1/3干土时浇水,浇水要一次浇透,浇水一般选在晴天上午。  

    4、覆膜移栽  

    为提高西瓜的产量和品质,减少病害,提早上市,增加经济效益,宜采用地膜覆盖栽培。  

    在5月20日左右(终霜后)开始移栽,隔两垄栽两垄,株距依品种确定,栽后苗孔周围用土压严。  

    5、多蔓管理  

    当西瓜主蔓伸出10㎝左右时把从叶腋长出的侧芽掐掉,所有的侧蔓全留下,不打杈。当西瓜蔓长到60㎝左右时开始顺蔓,把西瓜蔓往空垄中间顺,让西瓜蔓对头爬。  

    在西瓜开花期,每天上午6:00—9:00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如遇阴雨天,要把授完粉的雌花用纸帽扣好,避免花粉被雨水冲掉。  

    当幼瓜长到鸡蛋大小时,每株选择一个瓜型好,座瓜位置好的瓜留下,一般在12—20节之间留瓜,,侧蔓在8—15节以内的瓜也可以,把其它的瓜去掉。  

    二、套袋  

    1、套袋前准备  

    (1)、选择瓜形端正,无病虫害的瓜进行套袋。  

    (2)、瓜袋选择:目前使用的袋子多为质地结实,遮光、防水性好的牛皮纸袋。袋的大小根据不同品种特性,按瓜成熟时的大小进行制作。  

    2、套袋时间  

    西瓜在瓜长到鸭蛋大小时进行套袋。  

    3、套袋方法  

    用手将袋口撑开,把选中的瓜轻轻放入袋中,仅露出瓜柄,一袋一瓜。套上袋后将瓜袋两侧向袋口处折叠,用曲别针或卡子将袋口扎紧,固定在瓜蔓上,以防风刮掉。套袋后的瓜下要垫草,防止膜面高温灼伤瓜和地面积水造成坏袋、烂瓜。  

    4、套袋注意事项   

    (1)、套袋选择晴朗天气,在露水干后至日落前进行。  

    (2)、固定瓜袋时不能伤及瓜柄,也不能在瓜柄处留空隙,防止袋口与瓜柄摩擦和透光,减少瓜受病菌侵染的机会和提高印字效果。  

    5、套袋期管理  

    套袋期一般正值多雨季节,如遇大风、大雨、冰雹等不良天气时,要及时对瓜袋进行检查,一旦发现袋子受损或破袋,应及时换袋。  

    三、印字  

    1、印字前的准备  

    在印字前根据印字瓜数量剪好艺术字、画。剪字、画要剪连笔,注意字、画大小要适宜,笔画要清晰。艺术字、画一般用不干胶纸剪。  

    2、摘袋印字  

    在采收前15天左右进行摘袋印字。为防止日光灼伤果实,去袋时间宜在下午4时以后或阴天进行,摘袋后立即贴字。  

    3、印字后管理  

    (1)、摘叶:对套袋印字瓜周围叶片适当进行摘除,使瓜见光均匀,增进着色。  

    (2)、转瓜:瓜阳面着色后,将没着色的阴面转向阳面,使瓜着色一致。  

    四、适时收获  

    成熟后,及时采收,在售瓜时去掉 “纸字”,通过上述方法即可获得印有各种艺术字、画图案的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