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苕生产采用扦插无性繁殖生产技术,具有操作简单,产量高,比较效益高,农民有种植习惯。红安苕在我省知名度极高,是馈赠礼物佳品,加工后的淀粉制成粉条、粉丝更是一度远销日本、新加坡、东南亚等地。
自2009年9月,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红安苕获得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志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红苕产业发展,以“五化”护体,推动了红苕产业的快速发展。
种植片区化:在有种植习惯的乡镇大面积种植,连片开展生产,全年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总产近20万吨。
管理风格化:针对生产加工需求,分区生产“紫檀红”、“骑龙红”、“姜牌红”品种,按照淀粉类和非淀粉类分别加以管理。
生产标准化:为保证良好品相,提供最佳营养支持,组织制订了红安苕生产标准化操作流程,通过新闻媒体不间断播放,确保产品产生最优经济效益。
销售信息化:红安苕产、供信息开始登上湖北农业信息网、黄冈农业信息网、红安农业信息网,红安苕销售 正式走向网络,开创了“动动鼠标设市场,坐在家里卖天下”的新格局;
加工企业化:先后引进红福、世纪天红、天程食品等龙头化企业,开发干果、鲜果、饮料等20个不同类型产品、与知名企业上好佳公司联姻进行产品研发,拓展产品新渠道。
据调查,目前该县育苗工作已如火如荼展开,育苗近3000亩,可种植12万亩,预计产量24万吨,仅此一项可为农民人平纯收增值12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