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桑田管理,提高桑叶产质量
1、追施秋肥。8月底前按常规普施碳铵75㎏左右,人畜粪若干,9月上旬,看树势追施尿素30㎏,同时做好桑园排灌等工作,以促进桑树旺盛生长。
2、消灭虫害。秋季桑蓟马、红蜘蛛等为害严重,应经常观察虫情,结合病虫情报及时做好各期防治工作。根据虫情可在养蚕用叶前7-10天,用短效药剂进行补治虫,以利提高叶质。
二、严格消毒防病,控制蚕病为害
1、养蚕前消毒。养蚕前5-7天,做好蚕室蚕具的彻底消毒工作。消毒的顺序与方法是:一浸(浸泡蚕具)、二扫(蚕室内外彻底打扫)、三铲(指泥地)、四洗(洗涤蚕具)、五晒(暴晒蚕具)、六消(药剂消毒)。消毒药品上,提倡应用漂白粉、福尔马林、消毒净、全杀威等广谱性的消毒药剂。
2、蚕期消毒。每龄起蚕坚持使用防僵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如发现僵蚕,每天使用一次,直到不见僵蚕为止。若有病毒病发生则每天喷撒新鲜石灰粉1-2次。并及时淘汰隔离弱小蚕,防止混育感染。贮桑室及养蚕地面,常用0.3%漂白粉液喷洒。
3、养蚕后消毒。蚕茧出售后,立即在蚕室地面撒一层新鲜石灰粉,用1-2%石灰浆喷洒蚕具,然后再进行打扫消毒。
三、加强饲养管理,抓好关键措施
1、坚持小蚕集中共育。各镇集中精力,精心组织好小蚕共育工作。杜绝分种到户。共育期间,做好补催青,抓好收蚁关。及时做好扩座、匀座工作,喂叶要均匀,喂量要准确。
2、精选小蚕用桑。小蚕用桑不良,蚕儿发育不齐,造成操作困难,并且容易诱发蚕病。因此,共育期间要精选优良桑叶,抓好采、运、贮各环节,确保桑叶新鲜,老嫩一致。
3、眠起精心护理。蚕儿眠中体力消耗多,抵抗力弱,应做到“眠前吃饱,眠中管好,适时开叶”,加强提青分批,防止蚕病互相传染。
四、加强应变能力,改善饲养环境
秋蚕期的不良气候环境,对养蚕是个不利因素,必须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克服不利影响,夺取秋蚕丰收。
1、高温多湿闷热是诱发蚕病的最大气候因子,养蚕中必须特别加强处理,做好降湿防闷,通风排湿工作。尤其大蚕期,蚕室门窗以开为主。给桑要多喂薄饲,不吃湿叶,蚕座要稀放,勤撒石灰粉,增加除沙次数,改善环境卫生。
2、高温干燥时,要注意桑叶新鲜,不吃陈叶,早上多采,傍晚少采,中午不采,蚕室外搭荫棚,门窗挂湿帘,室内挂湿布,并用凉水补湿,结合用药适当添食水叶。日中高温,适当关闭南面门窗,夜间凉爽时全部打开。
3、低温多湿时,可升温排湿,适当减少给桑量,蚕座多用干燥材料,增加除沙次数。
4、低温干燥时,生火补温,火源上放置水盆,必要时用热水喷雾,既可补温,又可补湿。食桑力求新鲜,,使蚕充分饱食。
五、采取切实措施,严防农药中毒事故
秋蚕特别是一秋蚕仍处于农业用药高峰后期,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秋蚕农药中毒。各镇要提醒广大农户,加强与周围农户的协调,注意用药品种、时间与风向,桑园附近尽量避免使用弥雾机,及时关闭门窗。坚持太平蚕试喂。同时做好防虫、防鼠、防火、防事故等工作。
另外,凡准备饲养二秋蚕的共育室,一秋蚕分发后,突击清理消毒,落实专室、专具、专人搞好二秋共育,实行三眠出室。严禁一、二秋蚕同室混养,防止互相传染,后期注意保温,确保二秋高产丰收。
(来源:江苏)
(来源: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