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良好环境是基础。一是要有适当的水深。要改变只有浅水区的营造养殖池的方式,实行有深水区有浅水区的蟹池结构,以利河蟹高温渡夏。二是水草栽植多品种。水草是河蟹养殖生态的重要标志物,“蟹养得好不好,关键看水草”,单一水草,尤其是单一伊乐藻会出现蟹池水草断档,尤其是高温期水草缺乏,升温过高导致河蟹死亡。一般可以由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等组成,保证各时期各阶段水草满足需要。三是合理密度。放养密度过高出产河蟹规格小售价低,不利于高效,合适的密度是既能出产大规格河蟹,又有比较高的产量,一般亩放种量控制在800只左右。
三、微孔增氧促生长。采用微孔增氧技术,解决制约河蟹生长的重要问题,可以提高放养量,减少有害物的产生和积累,为河蟹生长提供保障。
四、天然饵料培育优质蟹。在养蟹池投放活螺蛳,解决部分饵料,投喂的商品饲料必须新鲜,营养丰富。
五、多品种混养保证效益。河蟹养殖既有自然风险,又有市场风险,采取多品种混套养,避免单一养蟹风险,又可以充分利用水域资源增产优质水产品,可以考虑混套养的品种有:鳜鱼、青虾、小龙虾等,增效千元以上。
(来源:江苏)
(来源: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