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实时指导
锡山-“鲜活”产业链放大农业优势 农事节庆好戏连台
2015-01-15 10:58  点击:200

 一场太湖翠竹茶文化节,为锡山逶迤起伏的十八里斗山披上节日盛装,纷至沓来的上万名游客学采茶、赏美景、购名茶,既畅享到情趣盎然的农家乐,又让当地18家茶场赚了个盆满钵满。

  在国家现代农业综合试验区的锡山区,这样的“农节”正成为一道风景。甘露青鱼节、山联村乡村旅游节、中东梨花节以及农博园的郁金香节等,近十个农事节庆活动“你方唱罢我登场”,去年销售农产品1.52亿元,人数规模超过30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超过3亿元。“农节的实质是一产联结二、三产的探索”,锡山区副区长言国强介绍说,目前该区高效农业、设施农业和适度规模农业面积比重分别达到58.3%、16.2%和73.9%,均处全省领先水平。他认为,农业“接二连三”是必然趋势,这让农业生命力为之拉长,其带动效应更为明显。

  打造一条基于“农”的鲜活产业链,锡山渐渐走出单一农产品生产的局限。在全省首个台湾农民创业园———锡山台创园,已建成各类农产品培育和深加工企业23家,初步形成高档花卉、功能稻米、时令果品、精细蔬菜、食用菌菇等主导产业,大大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鹅湖镇甘露青鱼加工成鱼干和其他副产品后,单条身价飙升两倍以上。由中日合作的“三阳-MKV植物工厂”,成为国内首座太阳光利用型植物工厂;营业面积逾2万平方米的虹越园艺家,现已建成全国最大的从绿化植物到造园材料相配套的花卉园艺一站式采购平台。据统计,全区为此累计引进的民间、工商和海外资本逾10亿元。

  种在地里是风景,卖出去的是农产品,锡山生态农业在旅游观光功能方面动足脑筋。踏进全省最大的农业博览展示中心———安镇农博园,从古时耕作的简陋农具,到最时尚的“太阳能植物工厂”,都成为抢手的“卖点”。而更吸引眼球的,便是这里每年举办的多期时尚花展。不久前,为期20天的郁金香花展引来50多万人次造访。如今,凭借打造“好看好吃又好玩”的现代农业全新发展业态,这里成为全省人气最旺的“农业大观园”。

  锡山现代农业与旅游市场的“无缝对接”,产生强大的集聚效应,迅速形成一批“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购农家物”的休闲农业产业。目前,全区已建成绿羊温泉农场等2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安镇农博园等23个三星级以上的农家乐景点,初步建成亩均效益2000元、5000元、1万元、10万元以上等四种不同层次的高效规模农业发展模式,最高的亩均效益已突破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