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实时指导
巴氏杆菌病
2015-11-04 09:07  点击:178
    巴氏杆菌病是畜、禽、野生动物多发的出血性、败血性传染病。狐、貉、貂都易感。本病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健康的狐、貉、貂上呼吸道就有病菌寄生,饲养管理差的场易发,喂给被病菌污染的肉类饲料,或养殖场内混养禽、兔都是重要的传染来源。
    (1)病状:
    ①最急性型一一兽群中突然出现急性死亡,有的神经症状抽搐尖叫。
    ②急性型一一病兽似感冒,精神沉郁,喜卧,精神萎靡;体温升高,鼻镜干燥,呼吸频数,喜饮冷水;有的呕吐、腹泻,便中带血;个别的颈部水肿,病程2~3天,极易死亡。
    ③慢性型一一病程1周左右,食欲减退,体温升高,迅速消瘦,被毛蓬乱,腹泻便秘相交替,常发生肺炎,胸膜肺炎,呼吸困难,不及时治疗也易衰竭死亡。
    (2)  防治:
    ①未病兽群用药物内服,进行预防性治疗,可选用磺胺类、氟喹诺酮、复方庆大、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等。
    ②养殖场定期消毒,注重环境卫生,严格检查饲料,高温消毒可疑肉类饲料。
    ③每年进行2次巴氏杆菌病疫苗注射,易发病季节选用药物进行预防性给药。
    ④发生疫情也可用疫苗进行紧急接种,隔离治疗,场地彻底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