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腹水症的发病原因及应对措施
2015-08-25 09:21 点击:207
腹水症是肉鸡饲养中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主要发生在40日龄以后,春、冬季发病率较高。病死鸡的腹腔内有大量淡黄色的液体。肝脏、肾脏和心脏发生病变后产生腹腔液体。 1病因 1.1 心脏 主要跟饲养环境有关,鸡舍通风不良,密度过大,有害气体较多,氧气量较少,导致肉鸡机体缺氧。肉鸡为了获得较多的氧气,呼吸加快,时间长了,肺部淤血,其中血管狭窄,由心向肺的血流受阻,右心作为血流的动力因负担加重而代谢性增大,继而疲劳松弛,不能正常接受来自肝脏的静脉血,使肝脏淤血,由肠管流向肝脏的静脉血流有受阻,整个肠管淤血。由于机体需要氧气不足,心脏负担加重。血浆就会从心脏中渗出。偶尔因用药引起慢性中毒导致心包积液。 1.2 肝、肾 主要原因药物使用后慢性中毒,使肝、肾功能受损;如果育雏前期温度较低,鸡采食量增加,增加了肝肾负担。 1.3 营养 1.4 10—25日龄鸡只生长速度较快,饲养转化率高,体内代谢快,器官发育不完全,造成体内氧不足,使心脏、肝、肾的代谢负担加重。另外饲料中营养不均,蛋白和能量过高,维生素缺乏也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2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发生腹水的鸡前期并没有什么症状,中后期主要表现为全身循环不畅,冠,表皮发紫,鸡呼吸困难,采食量低,腹部膨大,有波动感。排灰白色的粪便,有时黏在肛门羽毛上,剖检可见腹内流出大量淡黄色的液体,时而有胶冻样物,心脏扩张,心壁变薄,右心较严重。肝脏初期淤血肿大,后期萎缩硬化。肠道淤血严重,肾肿。 3防治 目前对已经发生腹水的鸡没有好的治疗方案,要想减少本病的发生,应从饲养管理抓起。具体方法:(1) 加强饲养管理,保证舍内空气清新,氧气量充足。(2) 要求在雏鸡前7日龄生长达到标准体重后,在10—25日龄开始限制饲喂。(3) 加强舍内的弱光照管理,要保证肉鸡正常生长的正常舍内温度。(4) 中草药拌料。茯苓5g、赤芍5g、黄芩5g、党参4—5g、陈皮4—5g、甘草4g、苍术3g、木通3g。鸡只用药拌料按1 g/㎏体重,1次∕d,连用5d。采取以上措施后,有效的预防控制本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