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实时指导
大丰市当前田间作物管理意见
2015-08-17 09:36  点击:196

       由于今年梅雨期间雨日多、雨量大,加之“灿鸿”台风的袭击,严重影响了在田作物的生长。所以加强田间管理,实属当务之急!
       一、玉米
       由于玉米播种期不一致,导致生育期参差不齐。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所以要针对不同的苗情长势采取不同管理措施。
       1、清沟理墒,培土壅根。所有田块墒沟均已坍塌淤堵,影响水系畅通。要及清淤疏通,确保雨止田干。夏玉米要抓紧时间培土壅根,力争一行玉米一行墒。
       2、追施肥料。春玉米每亩施尿素7.5公斤左右粒肥;夏玉米要重施拔节孕穗肥,在大喇叭口期每亩施用尿素20—25公斤左右;部分晚夏玉米每亩用尿素10—15公斤、一铵15公斤、锌肥2公斤或用45%的三元复合肥20—30公斤、尿素10公斤加锌肥2公斤开塘 (行)深施。
       3、清除杂草。部分田块杂草丛生,严重影响了玉米的正常生长。所以要及时进行人工松土除草和化学除草相结合,来减轻草害。
       4、化学控高防倒伏。在玉米抽雄初期,亩用25毫升烯世宝1支兑水25公斤进行叶面喷雾,控制株高,增加玉米的抗倒能力,确保玉米高产稳产。
       5、适时防治玉米螟。夏玉米心叶末期每亩用1.14%锐威特25—30毫升,对准玉米喇叭口灌心,每株灌药液10-15毫升;或用5%二嗪磷颗粒剂每公斤点心400-500株。错过用药灌心的田块,可在抽穗初期每亩用4.5%高效氯氰菊酯30毫升兑水30-40公斤喷雾。中晚熟春玉米田每亩用1.14%锐威特30毫升直接对准穗部花丝均匀喷雾。
       二、水稻
      (一)追施肥料。每亩用一胺15—20公斤加尿素5公斤,隔5—7天看苗情再追施。
      (二)防病治虫。目前水稻的主要病虫有“七虫四病”,即:白背飞虱、二代灰飞虱、褐飞虱、稻蓟马、稻纵卷叶螟、大螟、稻叶蝉、水稻赤枯病、水稻纹枯病、稻瘟病、水稻基腐病。根据调查,虫害发生量大,病害发生重。
       防治意见:坚持“治前控后,压低基数,病虫兼治,提高防效”的防治策略。主治二代白背飞虱、大螟,兼治褐飞虱、灰飞虱、稻蓟马、卷叶螟,普治赤枯病、纹枯病,挑治基腐病、叶瘟。所有稻田要全面上水防病治虫。
       1、防治时间:7月27-30日。
       2、防治对象田:所有稻田。
       3、使用药剂:
      (1)防治飞虱、叶蝉、大螟、卷叶螟:每亩用20%阿维·三唑磷(闪击螟)或20%乐果·三唑磷(逐灭)80毫升加【25%吡蚜酮(硕爱)20克+25%噻嗪酮20克】(丰山)组合两套。
      (2)防治纹枯病:每亩用6%纹曲宁可湿性粉剂60克或11%井·己(纹肃)可湿性粉剂40克。
      (3)防治赤枯病:每亩用28-高芸薹10-15毫升,重发田块隔5天再防治一次。
      (4)叶瘟发病田块:每亩用75%三环唑(正发、丰山、丰登)30克。
      (5)挑治基腐病:每亩用20%噻菌茂悬浮剂100克。
       4、防治方法:田间保持3-5cm薄水层,按所需药量,亩对水40-50kg手动均匀喷雾,或对水25-30kg机动弥雾,药后保持水层3-5天。
       5、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农药操作规则,不宜与除草剂混用。禁用国家明令禁止的甲胺磷等高毒、剧毒药种。
      (2)、近期气温较高,施药人员要注意身体防护和避开高温时段用药,严防人畜中毒。
      (3)、施药时田间要保持浅水层3—5天,防止污染鱼塘、蚕桑、水源等。
      (4)、对赤枯病严重田块,可适当喷施钾肥。
      (5)、多雨时节,药后4小时内遇雨要重喷,无公害、绿色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应按照《无公害农产品农药使用准则》和《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3-2013)要求进行用药。
       三、棉花
       目前棉花苗情参差不齐。促早发,搭好丰产架子,是棉田管理的关健,当前应抓好以下几项措施:
       1、清沟理墒。由于雨日多、田间湿度大,要及时疏通三沟、排水降渍。
       2、松土除草,及时壅根。今年夏天雨水多,部分田块形成了草荒。要充分利用拖拉机、牛、人工进行松土除草、壅根,破除土壤板结,降低田间湿度,促进根系的生长,力争行棉行墒。
       3、追施肥料。每亩用尿素20公斤、钾肥7.5公斤、磷肥30—40公斤,或每亩用45%复合肥20—25公斤加尿素5公斤开塘(行)深施。
       4、喷施叶面肥。所有棉田在大雨后要及时喷施叶面肥,喷施叶面肥可以促进棉花生长,又能增强棉花的抗病能力,同时能缓解棉花缺素症状,还可结合防病治虫一并进行,促进棉花的生长。
       5、及时防病治虫。目前棉田主要病虫害有:棉铃虫、盲蝽蟓和枯黄萎病等,预计今年三代盲蝽蟓、三代棉铃虫发生量中等至偏重发生,防治工作不容忽视。
       防治意见:
针对棉盲蝽近年已逐步上升为棉田主要害虫这一特点,在防治上应坚持全程药控,控制危害,减轻损失,确保棉花安全生长。
      (1)防治适期  盲蝽蟓掌握低龄若虫高峰期。
      (2)防治指标  三代棉盲蝽百株有虫10头,或被害株率5%-8%。
      (3)防治方法  第一遍药:7月26-28日,主治三代棉盲蝽低龄若虫高峰,兼治红蜘蛛、蓟马、三代棉铃虫等,每亩用40%丙溴·辛硫磷(原索虫亡)60毫升或25%洒满春光60毫升对水35公斤喷雾或25公斤弥雾。第二遍药:8月2-4日,主治三代棉铃虫、棉盲蝽扫残,兼治红蜘蛛、伏蚜、棉蓟马、烟粉虱等多种害虫,每亩用1.14%锐威特100毫升,红蜘蛛重发田块每亩再加15%扫螨净40毫升,对水40公斤喷雾或25公斤弥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