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实时指导
广西横县2015年病虫情报第14期:切实做好晚稻种子消毒及秧苗期病虫害防治工作
2015-07-29 09:04  点击:229
    1、晚稻种子消毒:
    种子消毒是有效预防稻瘟病、白叶枯病、细条病、恶苗病等水稻主要病害发生为害的一项重要措施,可起到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希望各乡镇切实做好晚稻种子消毒的宣传发动和技术指导工作。常用种子消毒方法:(1)用25%咪鲜胺乳油2500~3000倍液药液浸种8~12小时后直接催芽;(2)用三氯异氰尿酸(强氯精)消毒:先用清水预浸种子6~8小时,捞起浸入85%三氯异氰尿酸300~500倍药液中消毒6~8小时,然后捞起用清水洗净催芽(或按使用说明进行)。
2、晚稻秧苗期主要病虫防治意见:
    (1)三化螟、白背飞虱:抛、插秧前可选用毒死蜱或氯虫苯甲酰胺(康宽)+10%醚菊酯悬浮剂或40%烯啶吡蚜酮喷施1~2次送嫁药;(2)苗瘟:在三叶一针期,秧苗出现病斑初期即可选用富士一号、三环唑、苯甲·嘧菌酯(阿米妙收)悬浮剂、春雷霉素等药剂喷雾防治1~2次;(3)福寿螺:水田育秧播种前或本田抛插秧前选用稻田杀螺剂施药,隔1天后再播种或抛插秧苗。
    3、晚造稻瘿蚊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稻瘿蚊近年来主要在我县那阳、南乡、平朗等乡镇山区稻田零星发生。预计晚稻1(2)级发生,面积0.4万亩。预测第4~5代发生与防治适期:7月20日~8月20日。防治对象田为上述乡镇山区历年虫源田。防治方法:(1)35%丁硫克百威拌种法:按干谷种∶用药量=1000∶25克比例配制,将经催芽破胸露白且带湿润的稻种摊开,直接撒入35%丁硫克百威干粉剂拌匀,使药剂充分附着种子表面,放置半小时后即可播种,此法可兼治三化螟、叶蝉、蓟马等害虫。(2)毒土防治法。在晚稻秧苗一叶一针期(或本田抛插秧后5天),亩用3%呋喃丹3~4公斤拌干细泥土15公斤或拌适量化肥均匀撒施,水育秧田要保持浅水层5~7天,旱育苗床要保持土壤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