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指我市1950~2400米海拔的稻作区,主要在永胜县的永北镇、顺州镇,宁蒗县的大兴镇、红桥乡、宁利乡,玉龙县的九河乡,古城区的七河乡,金山等乡镇。
二.产量指标:
常规栽培粳稻区600-650公斤;以永北、顺州镇为代表的精确定量栽培粳稻区700-750公斤。
三.栽插管理主要技术要点
1.抓住节令,适期早栽
抽穗期扬花期(即8月中下旬)遇低温冷害是高海拔稻区水稻稳产高产最主障碍因子。抓住节令,适时早栽,避过8月下旬低温冷害抽穗扬花是实现本稻区高产稳产的关键技术环节。但是,适时早栽,有一个基本条件,就是温度条件要跟上,要保证栽后能安全成活,丽江市适时早栽的栽插时间为每年5月5日—5月20日为最佳节令,以确保安全抽穗扬花期在8月15日前结束为高产稳产打好基础。
2.合理密植,规范化拉线条栽,插足基苗,打好增产基础
合理的密度能够改善群体内部的通风透光条件,减轻病虫害的发生,促进早生快发。
常规栽培粳稻区:目标产量600~650公斤/667m2,栽培密度亩3.5—4万丛左右,肥力好的栽3.5万丛,肥力中等和肥力的中下每亩栽4万丛,每丛2-3棵种子苗,基本苗8—10万丛/亩,确保有效穗25—27万穗/667m2,每穗实粒数110—120粒,结实率82 %左右。栽插规格:3.5万丛/亩,株距3寸(10厘米),行距6寸(19厘米),如果使用宽窄行移栽的株距3寸,宽行7寸,窄行3.5寸(或宽行6寸,窄行4.5寸);4.0万丛/亩,株距3寸(10厘米),行距5寸(16厘米),如果使用宽窄行移栽的株距3寸,宽行6寸(20厘米),窄行4寸(13厘米)。
以永北、顺州为代表的精确定量栽培粳稻区,实现目标亩产量700—750kg,亩有效穗27—29万,总施纯氮7.5—8.0kg,栽插规格10cm×27cm或13cm×24cm,每亩基本丛2.0或2.5万丛,每丛插2—3颗种子苗,浅水浅栽,保证每亩5—6万种子苗进而确保抽穗期适时封行。
3. 科学配方精确施肥,增磷钾,补微肥(锌肥)
“增施农家肥,配方施磷钾肥,补微肥,控制氮肥的施用量。按水稻的需肥特点,根据为当地土壤供氮量确定目标,目标产量600~650公斤/667m2的纯氮用量为6~7.5公斤/667m2,即亩需要13~16.3公斤尿素;实现目标亩产量700—750公斤总施纯氮7.5—8kg,即亩需要16.3~17.4公斤尿素,(已减去基肥农家肥1000公斤/667m2含纯氮4kg)。由于我们这一稻区多数田块为冷浸田、锈水田在施肥是要适当的尿素,增磷钾肥,补施锌。
常规栽培粳稻区:(1)底肥,农家肥1000公斤,移栽时每亩用磷肥40~50公斤,尿素6公斤,钾肥5公斤,锌肥(硫酸锌)2公斤;(2)分蘖肥,尿素4~5公斤,配比5公斤的钾肥,栽后7天后施入结合除草一次进行;(3)促花肥(穗肥),要看苗施肥,如果苗情长势好和阴雨天气多就不必施用,长势一般的施2.5~3公斤/亩尿素,在6月25日以前施下。
以永北、顺州为代表的精确定量栽培粳稻区,总施纯氮7.5—8kg,其中基蘖肥氮与穗肥氮比例6:4,穗肥中促花肥氮与保花肥氮比例5:5。各类型田块每亩施有机厩肥1000公斤、普钙50公斤、硫酸钾5公斤、硫酸锌2公斤作基肥。移栽后5天,结合化学除草每亩施尿素3—5公斤,12—15天上等肥力田每亩施尿素2—4公斤;中等肥力田每亩施尿素3—5公斤;下等肥力田每亩施尿素4—6公斤的分蘖肥。倒四叶时上等肥力田每亩施尿素3—4公斤、硫酸钾3—5公斤;中等肥力每亩施尿素3—5公斤、硫酸钾4—5kg公斤;下等肥力每亩施尿素4—6公斤、硫酸钾5kg的促花肥。倒二叶时上等肥力田每亩施尿素2—3公斤;中等肥力每亩施尿素3—4公斤;下等肥力田每亩施尿素4—5公斤的保花肥。
4.科学管水
水浆管理要掌握以下合理的灌溉进程:浅水栽秧→寸水活棵→薄水分蘖→控水晒田→保持水层孕穗抽穗扬花→干湿灌溉保灌浆→排水收获。管理两个重点是薄水分蘖,够苗晒田。茎蘖数达预期有效穗数的85%时或进入倒四叶前一叶撤水分次晒田,常规栽培每丛7-8个分蘖,精确定量栽培10-11个分蘖,就可以晒田,晒田晒到脚踩进去泥土不粘脚。
5、抓好病虫害综合防治
(1).虫害防治
①螟虫,高中海拔水稻区主要螟虫为二化螟。螟虫防治关键期在孕穗期(抽穗期前和抽穗始期),要用完全、高效、低毒防治药物,如“乐斯大本”、“功夫”、“野老”等进行防治。
②条纹叶枯病,最近几年在我市中高海拔地区基本上每块田块都有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条纹叶枯病的危害,条纹叶枯病只能通过昆虫传播,是由灰飞虱传毒引起的病毒病,水稻各个时期都会发病,病株心叶沿叶脉呈现断续的黄绿或黄白色短条纹,发展后常合并成大片,使叶片一半或大半变成黄白色;早期病株易枯死,发病迟的在剑叶或叶鞘上有竭色斑,抽穗不良或畸形不实;药物防治方法可用朴虱灵和敌敌畏等防治。
(2)、病害防治
①稻瘟病,上要抓住“两个最佳”和“两个关键”。稻瘟病是中高海拔粳稻区的主要病害,稻瘟病防治“两个最佳”时期为孕穗期(破肚期)和齐穗期,“两个关键”就是在在破口期和齐穗期各喷雾一次。可选用以下药物进行防治:邦克瘟50-100克∕ 亩、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0-50克/亩、或40%稻瘟灵乳油(富士1号)60-70毫升/ 亩等药物防治稻瘟病。在齐穗期结合稻瘟病防治用井冈霉素防治稻曲病一次即可,稻曲病药物和稻瘟病药物可以混合使用效果更佳。
②白叶枯病,阴天降雨日数较多易引起白叶枯病的发生,水稻发病后,引起叶片干枯,结实率降低,米质松脆,千粒重降低,造成减产,防治方法结合稻瘟病的防治,可以同防治稻瘟病的药物一起混合喷雾,也可以单独喷雾,可以采用叶枯灵(宁)、叶青双、井冈霉素等加农用链霉素进行防治。
只有通过以上的科学栽培管理和科学防治措施,才能确保水稻的稳产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