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实时指导
南省泸水县:仔猪黄痢
2015-07-16 08:18  点击:174
  仔猪黄痢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是由一定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引起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以排黄色稀粪为其临床特征,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很高,是养猪场常见的传染病,若防治不及时,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 诊断要点
(一) 流行特点
主要发生于3日龄左右的乳猪。7日龄以上的乳猪发病极少,往往一窝一窝的发生,不仅同窝乳猪都发病,以第一胎母猪所产仔猪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有时可使全窝仔猪死亡,以后继续分娩的乳猪也几乎都感染发病。母猪携带致病性大肠杆菌是发生该病的重要因素。
(二) 临床症状
最急性的,看不到明显症状,于生后10多小时内忽然死亡。生后2天—3天以上发病的仔猪,病程稍长,排黄色稀粪,含有小块凝乳,肛门松弛,捕捉时从肛门冒出稀粪。病猪精神不振,不吃奶,很快消瘦,脱水,最后衰竭死亡。
(三)病理变化
颈部、腹部皮下常有水肿,肠内充满黄色液体内容物和气体,肠粘膜有卡他性炎症,肠腔扩张。肠壁很薄,肠粘膜呈红色,病变以十二指肠最为严重,空肠和回肠次之,结肠较轻。肠粘膜淋巴结有弥漫性小出血点。肝、肾有小的坏死灶。
二、 类症鉴别
   应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痢疾、仔猪红痢等相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