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有机质减少会引发一系列土壤问题,土壤酸化和次生盐碱化,土壤结构破坏,土壤肥力低下,土传病害加剧等。
2、 土壤结构破坏、板结严重:由于土壤缺乏有机肥补充以及不合理的耕作和不合理的灌溉,化肥的大量施用,加剧了土壤团粒结构的破坏,影响土壤的自然活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3、 土壤酸化:土壤酸化会引起土壤养分流失,土壤有害微生物增加,加速土壤病害发生。
4、 土壤次生盐碱化:由于长期过量使用化学肥料,形成土壤表层次生盐碱化。影响种子发芽出苗,作物生长不良,造成生理干旱,严重可导致盐害,死亡。
5、 土壤氮磷钾元素比例失调:日常管理中大多数农民不按比例施肥,往往只施氮磷肥,致钾素缺乏。
6、 农田土壤污染: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的残留污染,这会造成土壤生态失衡,使土壤有益生物和有益微生物大量死亡,土壤活性下降,功能变差,推去农业利用价值。
7、 农作物连作造成的“土壤病”:在土壤中连续种植一种或同科作物,使相应的某些病菌得以连年繁殖而形成病土。
8、 土壤侵蚀:长期的水土流失,导致土壤沙化,保水保肥能力差。
9、 设施农业土壤综合障碍病:设施栽培是在全年封闭或第九节封闭环境下,由于高度集约化,高复种指数、高肥料投入、高农药用量、高强度高频度人为干扰,过量施肥灌水等,土壤健康恶化,出现土壤酸化、有害物积累、土壤功能退化等土壤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