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实时指导
河北省顺平县:提高养羊效益的措施
2015-07-04 09:59  点击:222
一、掌握肉羊饲喂周期,确保肉羊适时出栏
养羊户育肥肉羊,大多选择两种类型羊育肥,一类是淘汰的成公年羊、母羊,另一类则是断奶后非后备公、母羊。选择育肥肉羊的类型不同,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其增重效果和饲料报酬是不相同的。选择淘汰的成年公、母羊育肥,由于羊的体型已经定型,此时育肥的主要任务是补料攻膘,提高肉品品质,一般采用短望育肥1-2个月,育肥肉羊达到中等偏上的膘情即可出栏.如育肥时间过长,不仅饲料报酬降低,增大饲养成本.而且肉羊脂肪沉积过厚,反而会使肉质变粗,膻味更浓.降低肉品品质。选择断奶后的非后备公、母羊育肥,由于羊正处于增重的旺盛时期,因此对这类羊育肥应根据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饲养标准合理配制日粮,以满足肉羊育肥增重的营养需要,一般本地羊育肥体重达到20--30千克、杂交羊育肥体重达到25--50千克,育肥肉羊达到中等偏上的膘情即可出栏,以确保理想的饲料报酬和胴体肉品品质。 
二、广辟肉羊饲料资源,降低肉羊养殖成本
    羊是草食类家畜,饲料来源广,能喂羊的饲料种类也多,因此,养羊场和养羊户除对肉羊适时补喂混合精料增膘保膘外,还应千方百计地广辟饲料资源,保证营养相对全面,适口性好,容易消化,且成本低的优质青粗饲料常年平衡供应,并取代部分精料,以达到降低肉羊养殖成本的目的。一是利用羊舍周围零星土地种植优质牧草和栽植红薯、南瓜等藤蔓植物;二是将麦秸、黄豆秸等农作物秸秆进行氨化、微贮、盐化处理后用于养羊;三是在夏秋季节,有计划地将剩余的青饲料、青刈的藤蔓饲料等制作成晒干草和青贮料,将胡萝卜、红薯等块根块茎类饲料贮藏起来,以备冬季和早春青饲料缺乏,提高饲喂效果。同时对青粗饲料要进行适当地加工调制,以提高青粗饲料的消化率和青粗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含量。
三、强化环境条件控制,完善肉羊疾病综合防治体系
    如羊舍内温度、湿度等均顺其自然,势必导致夏秋高温多湿,冬春冰冻寒冷。因此,养羊户应根据羊的生活特征,尽力改进羊舍结构,强化环境条件控制,实行保护性养殖。羊舍最好采用楼式结构,冬天羊舍门窗应用草帘或塑料薄膜遮掩,堵塞缝隙,尽力做到羊舍不漏水、不潮湿,四壁不进贼风。夏天可在羊舍及其活动场周围栽植藤蔓类植物搭棚遮荫防暑,以改善羊舍内小气候,保证冬暖夏凉。与此同时,除加强对羊的饲养管理,确保肉羊健康,增强抗病能力外,还应完善肉羊疾病防治体系,定期对羊群进行防疫注射,控制和消灭羊的传染病,并随时注意羊舍和羊体的清洁卫生,建立定期消毒制度和定期驱虫制度:避免疾病对养羊业的影响。
四、适度规模经营,提高承受市场风险的能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肉羊生产以千家万户经营为主的传统经营方式承受市场的风险能力差,导致养羊生产不稳定。因此,养羊生产应在巩固千家万户养殖的基础上,逐渐适度发展规模养羊场,以促进养羊业向专业化、规模化、企业化和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提高养羊业的科技含量,形成规模效益,提高承受市场的风险能力。而农村发展规模养羊场,养殖者应根据自身的资金来源和可投入资金的多少、劳动力强度和机械化程度、饲料种类和饲料来源、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以及社会化服务程度等来确定,养殖者新建和扩建规模养羊场,应提前从场址的选择到肉羊的销售等各个环节做好论证,不可盲目地追求大规模养羊场,避免被动地负债经营。只有量力而行,适度规模经营,逐步探索发展,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实现资金、资源、劳动力和技术的最佳组合,才能将规模养殖生产潜力充分地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