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实时指导
云南省石林县:紫茎泽兰的防治技术
2015-06-29 18:23  点击:169
    紫茎泽兰又名亚热带飞机草、王草等。原产地在墨西哥、牙买加一带,于上世纪40年代由缅甸传入我省,目前发生危害面积达24.7万公顷,在西南地区的贵州、四川、广西、西藏、湖南、湖北等省市均有分布危害,是一种繁殖率高,生命力强的恶性杂草,能抑制周围其他植物的生长,同时,枝叶还有较强的毒素,误食可导致腹泻,脱毛或引起鱼苗死亡,用来垫圈会引牛、羊烂蹄;而花粉又易引起动物哮喘;带的冠毛真空入人畜的眼中,还可能引角膜损伤;严重时可造成失明;而带两个刺叉的纤毛种子吸入体内后会直接钻入气管和肺部,最终造成组织坏死或死亡,估计每年造成的损失超过7亿元。 我国目前的防治主要是采取人工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结合起来,结合紫茎泽兰的生长传播特点,应采取预防和前期控制的办法进行分类指导,综合防治、控制传播,力争扑灭。人工防治主要是采用拔出植株,这种方法主要是真对面积不大,群体远没有大量发生的地方清除后深埋或烧毁防止再次萌发而危害。 化学防治是一种投资小,有效控制紫茎泽兰危害的主要方法,可选用以下几种药剂防治。0.6%——0.8%的2.4滴溶液0.3%—0.6%的2.4滴丁酯和2,4,5三氯苯氧基醋酸;5%氯酸钠溶液等。使用除草剂要喷湿全株,特别是植株下部,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除上述两种方法之处,生物防治、昆虫防治、真菌生物防治、替代种植等方法,都能有效的控制草害的发生危害,由于紫茎泽兰生长速度快,以上几种防治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要做到因地制宜,将各种防治措施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取长补短,达到有效的控制紫茎泽兰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