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实时指导
玉米螟的防治
2015-06-29 18:23  点击:144
    玉米螟虫又称玉米钻心虫,是世界性玉米大害虫。其主要症状是心叶被蛀穿后,展开的玉米叶出现整齐的一排排孔。成虫有趋光和趋化性,卵产在叶背面以中脉附近较多。各地的春、夏播玉米都有不同程度受害,尤以夏播玉米最重。可发危害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使受害部分丧失功能,降低籽粒产量。
    玉米螟的危害:
    主要是因为叶片被幼虫咬食后,会降低其光合效率;雄穗被蛀,常易折断,影响授粉;苞叶、花丝被蛀食,会造成缺粒和秕粒;茎秆、穗柄、穗轴被蛀食后,形成隧道,破坏植株内水分、养分的输送,使茎秆倒折率增加,籽粒产量下降。玉米螟适合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育,冬季气温较高,天敌寄生量少,有利于玉米螟的繁殖,危害较重;卵期干旱,玉米叶片卷曲,卵块易从叶背面脱落而死亡,危害也较轻。
    防治方法:
    一消灭越冬虫源:将玉米秆、芯等清除,不要留于田中。二药剂防治:分别在大、小喇叭口期每亩用3%颗粒剂呋喃丹1千克灌心,或者用辛硫磷水剂喷雾;抽雄后可25%杀虫双水剂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