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稻出现早穗现象的原因分析
1、播种量过大,秧苗素质差。
2、秧龄过大,栽培管理不当。
3、关键施肥期用肥不准确,田块肥力差。
4、气候因素影响。
二、 防治措施
1、扣种稀播,培育适龄无病壮秧:
根据品种特性,确定最佳播种期。播种前用浸种灵等种子处理剂浸种72小时,进行种子消毒,预防种传病害。适时适量播种,于4月4日-19日播种。移栽前7-10天施送嫁肥,每分秧田施尿素0.8-1千克;移栽前5-7天,每分秧田用75%三环唑15克兑水15千克均匀喷雾防治稻瘟病一次,培育无病带蘖壮秧。
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为了充分利用水稻生长期间的最佳光、热时期,尽量做到适时早栽,秧龄控制在40-45天,适当密植和增加基本苗是夺取高产的关键。要求浅水浅栽,充分利用低节位分蘖,使其早生快发,争取大穗多粒。
3、科学配方施肥
大田施肥有条件的应以农家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肥配合使用。基肥:一般每亩施用农家肥1000千克;普钙20-25千克、尿素10千克、硫酸锌2千克或50千克水稻测土配方肥;分蘖肥:栽后5-7天施用,结合化学除草,亩施碳铵40千克或尿素6-7千克。
4、科学管水
大田管理水按水稻生长特性进行科学管水。即浅水栽秧,厘米水返青,薄水分蘖,苗够凉晒田,厘米水促穗,灌浆期干湿交替,湿润壮籽。
5、加强管理
出现早穗后,加强对水层的管理,即不用晒田,不应断水,精心管理,及时增施氮钾肥。一是及时追施早穗肥,提高成穗率,促大穗,一般亩施尿素5―8千克,硫酸钾5千克;二是补施保花肥,一般苗色淡绿或落黄稻田,主茎幼穗1厘米长时亩增2-3千克尿素,再结合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提高结实率。
6、 综合防治病虫害
切实搞好稻飞虱稻瘟病的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