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用抗病良种:通过品种对比试验,选用抗病、耐病品种,同时要加强新品种引进,加快品种更新、轮换,增强群体抗病能力。
2、合理布局:由于目前我县推广的水稻品种抗病性逐年下降,移栽后如果过量追施氮肥,管理差,就易感染稻瘟病,因此,在研究品种布局时,尽量避免同系列品种连片大面积种植,应根据不同品种抗性,交叉种植,以减缓稻瘟病的流行速度。
3、改进栽培管理方法:(1)提早栽插节令,适时早栽,使水稻易感病生育期处于降雨较少季节、有效减少稻瘟病的发生危害;(2)加强肥水管理,根据水稻需肥特点,认真开展配方施肥技术,防止过多过迟追施氮肥。水肥管理上要浅水勤灌‘适时、适度排水晒田,促使水稻根系发达,增强抗病能力。
4、开展科学防治:水稻稻瘟病是一种流行性病害,一旦流行,很难控制。所以,从水稻播种开始,应严格对其发生流行情况进行认真监测,特别是秧田期就带病的秧苗,移栽后应加强观察,随时掌握发生动态,做到科学决策,保证防效。
5、药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的防治,应重点抓好秧田末期喷施“送嫁药”、本田期防叶瘟减少穗瘟病菌源数、孕穗末期和抽穗始期选用75%的三环唑50—100克或40%硫环唑150—200毫升兑水喷雾预防稻瘟病,一旦发生危害就要选用40%富士一号60毫升150—200毫升进行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