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实时指导
黄颡鱼养殖技巧
2015-06-02 17:28  点击:115
     前7-10天,抽干池水,彻底消毒、清野,每亩用漂白粉10-15kg化成水全池泼洒,包括池埂的坡面也必须洒到,残渣不可留在池中必须清除倒掉。池清好后在池的一角底部挖一只2m×2m×0.5m的坑,为今后干池,捕捞鱼种做准备。清池后翼日即可进水。进水时进水口要用80目筛绢做成的口袋进行过滤,防止敌害生物野杂鱼及其卵的进入。初次进水在50-60cm即可,不宜讨深,有利于培养水质及天然的饵料生物(主要是浮游生物),待鱼苗下池后再逐步加深池水。
    在自然的情况下黄颡鱼鱼苗人池到全长3cm时的摄食对象是轮虫、无节幼体、枝角类、桡足类和底栖动物。因此在人工养殖的情况下应遵循其自然规律,在鱼苗下池前必须施足基肥培养营养丰富适口的天然饵料,鱼苗一旦下池便可及时充分捕食到适合的天然饵料,有利于提高鱼苗的成活率。为了保证鱼苗下池后能得到更充分的摄食,在鱼苗下池前3天还必须全池泼洒豆浆,每亩池每天用干黄豆1-1.5kg泡开后磨成豆浆全池泼洒。
    黄颡鱼发花池每亩放抱卵青虾2-3kg,抱卵青虾放在用聚乙烯网布做的网箱中,产卵后幼体可以通过网眼直接进入池中,各个阶段的青虾正好为黄颡鱼所捕食,有利于促进鱼体的快速过长。要及时取出产后亲虾及死虾,防止过分耗氧及败坏水质。
    黄颡鱼相对有喜暗怕光、栖息在附着物上的习性,因此在发花池中要种植或移植一定量的水草,有利于遮光及栖息,水草以水花生为好,遮光及栖息效果好,移植也容易,但移植的面积不能超过总水面的四分之一,多余的水草要及时捞出,防止覆盖水面造成缺氧。移植水草时水草要清洗干净,防止敌害生物、野杂鱼类及其卵随水草进入池塘,清洗后的水草要用高锰酸钾液进行彻底消毒,然后再 移人池中,固定好。